第06版:驿站

姐姐

杨艳玲

姐姐,是我的一个姑姐。

20多年前结婚那天,婚车停下后,就看到匆匆跑过来两个人,搀着我大步小步往家走。我立马断定,她们就应该是我从未谋面的姐姐,姊妹缘分从此开始。

对这个姐姐的了解,是婚后几个嫂子慢慢告诉我的。当年姐姐出生后,由于一辈子都病恹恹的婆婆没有奶水,就经常被抱去左邻右舍家讨奶吃。后来,姐姐嗷嗷待哺,婆婆把白面炒一炒,拌成糊糊来喂养,勉强长到两岁。后来,几个姨妈做主,把她送给了一个远房亲戚。后来,养父母又抱养了一个男孩。养母重男轻女,对姐姐始终亲近不起来。好在养家的奶奶对姐姐很好,她跟着奶奶长到18岁。奶奶去世了,姐姐心里的大山轰然倒塌。养父对人和善,对这一双儿女倾尽所有的付出。

姐姐后来结婚了,虽然两家直线距离很近,却属于两个不同的乡镇,需要翻越一个山头。姐夫家里弟兄四个,家风优良,兄弟妯娌关系都非常好。姐夫当过兵,为人豪爽义气。本以为姐姐的日子应该四平八稳,可命运却没有赐给姐姐一儿半女。寻医问药无果后,姐姐抱养了一个女儿。这个女儿,聪颖懂事,乖巧可爱。我们结婚时,闺女七岁左右,人见人爱,所有人把这个孩子宠成了手心里的宝。

我知道了姐姐的前半生,没来由地心疼姐姐,也渐渐与姐姐处得比亲姊妹还亲。有的衣服,我俩会互相换着穿。有时候,姐姐看中了我身上的衣服,我就立马脱掉给她。而姐姐在每个周末,会盘算着我会不会回老家,事先给我蒸好馍,择好菜,等着我们回去。农村用水方便,有时候,姐姐把菜洗得干干净净再给我。

有一次,在姐姐家,我看到她年轻时的照片,身着裙装,长发飘飘。老公与姐姐开玩笑说:“要不是当年把你送出去,在咱家你可是要受大罪的,你当时可是吃不愁穿不愁,衣食无忧呀。”姐姐笑笑没有说话。后来,因为外甥女中招在济源一中考点,娘俩就住在我家。那天早上,把孩子送到考点后, 我和姐姐就坐着拉家常。姐姐神情黯淡地说:“兄弟姊妹7人,为什么偏偏送出去的是我?”闻听此言,我紧紧地抱了抱姐姐。原来,在她的内心深处,始终有一道过不去的坎,一辈子都无法释怀。

早些年,手机没有普及,联络全靠固定电话。每当姐姐打来电话,如果老公接,他总是大声喊:“快点,快点,你姐姐给你打电话了!”20多年来,在内心深处,她就是我的亲姐姐。有时候,即使不打电话,我们也会心照不宣,知道彼此缺啥少啥,需啥要啥。

那年初夏,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摧毁了我,10天经历两次大手术,女儿远在千里之外,期间也请假回来几次,但更多的时候是姐姐天天往返于老家与医院之间。她骑着电动车来回奔波20多公里。我手术当天,输液到凌晨三点,是姐姐与我老公衣不解带地看护着我,一夜无眠。有一天,姐姐搀扶我去换药,纱布揭掉的瞬间,看到长长的刀口,她心疼得哭出声来。

我出院后,姐姐隔三差五来城里送菜、送馍、送饺子,直到看着冰箱塞得满满的,看着我生活基本可以自理,才放下心来。

姐姐年已花甲,善良了一辈子,勤劳了一辈子,从不说别人半句是非,而且出手大方,永远都是笑盈盈的。这两年来,她在城里给闺女带娃,还得来回奔波照顾年近90岁的养母。家里的弟弟外出多年,都是姐姐在赡养老人。

这几年,姐夫生意受挫,日子有点捉襟见肘。我买了新衣服,给她的时候,总要加一句“试穿小了、瘦了、短了”等不合适的理由,否则,姐姐不会接受。因为她觉得我们在城里花销大,用钱的地方多。

姐姐是不幸的,但姐姐也是幸福的。她一辈子与姐夫恩爱有加,女儿成家后,生育一儿一女,小日子过得幸福美满。

人间永远值得,愿姐姐余生能被温柔以待。

2025-01-16 杨艳玲 1 1 济源日报 c_119489.html 1 姐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