汁水多、味道甜,不用吐皮、吐籽的无籽葡萄备受人们青睐。然而,“葡萄没籽是打了激素、吃无籽葡萄会影响生育”等说法不时在网络上兴起。无籽葡萄真的这样可怕吗?
上海市食品安全研究会专家组成员刘少伟教授表示,培育无籽葡萄有时需要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激素)的干预。不过,植物激素与动物激素完全是两码事,不会对人和动物产生任何影响。因此,“吃无籽葡萄会影响生育功能”的说法没有任何科学根据。
刘少伟介绍,无籽葡萄的培育方法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杂交育种,是指通过不断的杂交选育,使葡萄在抑制葡萄籽生长的同时,又能逐渐产生满足生长需求的激素,以保证果实发育。
第二种,利用“天然的植物激素突变个体”繁殖。所谓“天然的植物激素突变个体”,是指由多种自然原因导致葡萄个别植株或枝条变异,结出无籽葡萄。人们发现后,采用扦插、嫁接等营养繁殖方式栽培保存下来,形成无籽品种。
第三种,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方式对有核品种进行无核化处理。常用方法是,在原本有核的葡萄开花前后,用赤霉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来处理花序,阻碍胚囊、胚珠和花粉的正常发育,从而导致葡萄花授粉受精不良,进而形成无核果实。
这种方法使用了植物生长调节剂,也就是植物激素,因此被很多人视为“无籽葡萄是打了激素”这一传闻的“确凿证据”。
事实上,植物的生理过程离不开植物激素的调控。植物激素最初来源于植物本身,也就是内源性植物激素。大家平时吃水果时,其实吃掉了很多这种激素。以100克新鲜脐橙为例,其中就含有赤霉素1毫克,生长素120微克。
常见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大多是外源植物激素,也就是具有植物激素活性的人工合成物质,如赤霉素、矮壮素、细胞分裂素等。不少人把这些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与动物激素混为一谈,认为食用含有激素的食品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刘少伟解释,这其实是一个误解。动物和植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过程具有天壤之别,参与这些过程的激素在化学性质和识别机制上也存在无法跨越的鸿沟。动物激素无法被植物识别,植物激素在动物体内也无法发挥其原有的作用。(李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