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驿站

一岁一端午

邱立新

六月的夏是饱满的灿烂,绿丛青翠,万物蓬勃。草木的微香里,有我们心念的端午节。

小时候,端午是吃粽子,采艾叶,戴五彩绳的纯真美好与欢笑。长大后,端午是对家的思念,对往事的感怀。

在老家,端午又称五月节,是个隆重的节日。每一年的端午,都会带给我们不同的感觉。

童年岁月里,因为端午节能戴五彩绳,所以我特别期盼它的到来。端午节清早,母亲会把红、黄、兰、绿、粉的细线搓捻成丝绳,在太阳还没露出东山头时,系到我们的手腕、脚腕和脖颈上。吃完团圆饭后,我们美滋滋地出去玩耍,就觉着自己浑身上下都光鲜了。奶奶说,五彩线戴上后不能摘下,等雨过后才能摘。于是,当一场酣畅淋漓的大雨鼓噪着蛙的兴奋,掠过池塘、山岗,浇打得草青叶绿后,我们恋恋不舍地把五彩绳摘下,放进家门前的小溪里。奶奶说,这漂流的清水能将不幸、瘟疫、疾病带走。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端午采艾草,是那时候我们全村最热闹的快乐事。六月里,田里的稻苗一望无际,在热热的夏风吹拂下,翻动着层层绿浪。地的田埂上,总有一丛丛艾草在麦浪里摇动湛绿的茎叶,舒展着鲜翠欲滴的美好姿态。五月初五清早,挎上小篮子,和村里伙伴们约上,向一望无际的绿田野、河滩地出发,采一篮篮挂满露珠的鲜艾草,挂到家的格子窗、房梁、门楣上,不仅能驱蚊赶虫,而且能祈福安康。因此,艾草的香味儿,就是端午的味道。

端午的喜悦还有吃黄米粽子和咸鸭蛋。五月节的头一天晚上,母亲把黄澄澄的大米倒进木桶,拎到水井边淘洗,然后倒满干净水,盖上瓦盖泡一宿。第二天,她又早早起来,把泡好的粽叶冲刷干净,旋成大酒盅一样的小斗子,放进一勺泡发好的黄米,再搁进一个红枣或者一匙红糖压实包紧,用新割的细马莲缠成八斗模样,系上蝴蝶扣,一个个俊俏的粽子就在母亲的巧手下诞生了。煮粽子时,大锅里放上清水,粽子摆放到中间,四周再码一圈鸡蛋鸭蛋,然后把木锅盖盖上,玉米秆柴火烧开后,清早的土平房里,就弥散起甜香、米香和粽子叶的清香味了。这味里,有挥之不去的童年记忆,有满满的思乡情结,更有母亲汗滴里的辛劳。

端午节辛勤劳作的身影里,除了母亲,还有奶奶。那时,奶奶总在清早用菖蒲蘸着酒,点撒门庭墙角,说是防虫。吃饭时,她还把她给我们扎的小葫芦、小笤帚用红线和艾草叶编到一起,喷洒上雄黄酒,再给我们戴到衣襟的第二个扣子上,说吉利顺祥。那时的我们,还不完全懂得老人家的心意,只是为着好玩,总争先恐后地让她给我们扎小葫芦、小笤帚。可我们不知道,这些拴着红线的小葫芦、小笤帚,饱含着十多个夜晚,奶奶油灯旁的辛劳。如今,奶奶去世许多年了,但那油灯下的身影,葡萄藤架下的庭院,微醺的雄黄酒香,甜粘的红枣粽,总在我心中找寻着记忆。

端午是个美好节日。这份美好里,蕴藏着许多人间真情。

2022-06-02 邱立新 1 1 济源日报 c_83922.html 1 一岁一端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