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教育月刊

济源四中:“小语种”教学 为学生升学加码赋能

卫庄员 张宁 郑小伟

济源四中受邀参加“首届洛阳都市圈外语多语种教育教学发展论坛”

3月,一场特别的手抄报展览活动成为济源四中校园里的焦点,吸引了师生的目光。

该展览以英语、日语、法语为书写形式,表现“冬奥会”“俄乌冲突”“生态环保”3个热点。学生们用3种语言表达同一个主题,才华尽显,各领风骚。手抄报作品有百余幅,图文并茂、精彩纷呈。该活动既考察了学生对“小语种”掌握的情况,又拓展了学生的国际视野,厚植了爱国主义情怀。

作为特色实践活动,外语手抄报展览是学校聚力推动“小语种+”教学、丰富多元教育内涵的一个缩影。作为省级示范性高中,济源四中近年围绕“探索‘小语种’教学 为学生优质发展奠基”的办学思路,在英语之外,积极开设日语、法语课程,为英语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增加了选择机会。

认识“小语种”

“小语种”指的是高考考试中,对英语之外的外语语种的总称,目前包括俄、日、法、德、西班牙5种语言。学生可以在5种语言中选择一种代替英语参加高考。从高考方面来讲,“小语种”与英语没有任何差别,满分都是150分。但相比之下,“小语种”词汇量少、难度小,客观上比英语考试更容易。学生不仅可以在高考中迅速提分,还为未来就业增加了优势。

目前,济源四中在3个年级全面开设日语实验班,在高一、二年级开设法语实验班,已形成每个年级有2—3个班的稳定规模,教学进展顺利,前景光明。2021年,学校受邀参加“首届洛阳都市圈外语多语种教育教学发展论坛”。会上,校党总支书记王志明关于济源四中“小语种”教学经验的发言获得一致好评。

构建“小语种+”教学模式

济源四中构建“小语种+”教学模式就是要打破英语学科壁垒,破解学生因英语薄弱而升学无望的困局。“+”不是相加,而是融合,让“小语种”教学与高考目标相融合,与学生生涯相融合。

针对“小语种”课程,济源四中在教学实践中充分考虑语言教学认知规律和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学习语言的特点,实施小班化教学,现有日、法语教师6人,其中硕士学历教师3人。为了更好地服务于高考,“小语种”课程坚持听说领先、读写译稳步跟进,注重知识和能力的转化,语言和文化的融合。济源四中积极探索“小语种”自主教学模式,将课程细化为阅读课、写作课和实践课,使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性更强,学生训练更有针对性。同时,“小语种”教师利用早读、实践课开展听说读诵、影视配音、舞台剧表演等语言实践活动,营造了和谐的学习氛围。其间,济源四中成功举办了“我的青春‘剧’精彩”日语情景剧展演、外语书写大赛、手抄报评比等活动,为外语特色教育发展增添了活力。

搭建稳步升学的立交桥

学校合理利用教育资源,严格教学管理,“小语种”教学取得显著成效。近三年,“小语种”学生的外语平均分稳定在90分,与英语相比,人均提高40分。

2021年的毕业生李传文中招时英语成绩为55分,在全校排名比较靠后。从高二开始,李传文改学日语,通过两年的日语学习,外语成绩直线上升,最终以高考外语成绩108分、总分549分成功逆袭,被山东农业大学录取。2018级美术特长生李想,通过7个月的日语学习,外语成绩从20多分提高到高考时的88分,被河南师范大学录取。

“选择日语让我在高中阶段重新与大家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学习‘小语种’,让我考上了梦寐以求的大学,身边还有许多同学和我一样。”重返母校的李传文对学弟学妹们深情地说。

“‘小语种’教学不仅解决了学生的升学问题,还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能力,拓宽了学生的国际视野,让学生了解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和不同国家人民的思维方式。”济源四中党总支书记王志明说,“‘小语种’教学能够更好地服务学生,为我校特色教育发展增添了活力,使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符合济源教育的发展方向。今后,我们将不断努力,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

2022-04-28 卫庄员 张宁 郑小伟 1 1 济源日报 c_82526.html 1 济源四中:“小语种”教学 为学生升学加码赋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