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中学秉承“为人生幸福奠基”的办学理念,坚持“尊重人 关爱人 发展人”的校训,不断强化“尚德崇文 惟志惟勤”的校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尤其在“双减”的实施过程中,立足根本,细化常规,减负提质,为高效课堂助力。
一、师德筑魂 牢记育人使命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实验中学始终把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定位于教师的使命担当上,体现在立足于根本的师德筑魂建设中。
1.研读教育方针,明确育人方向。实验中学组织全体教师深入学习党的教育方针,认真研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在学习中提高思想站位,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时代使命。利用召开教研会的时间,组织全体教师讨论,在工作中以实际行动践行“四有教师”的要求。
2.学习先进人物,砥砺育人初心。学校利用召开全体教师会和举办寒暑假学习班等机会,组织收看师德师风报告会,学习先进人物的事迹。张桂梅、张玉滚等时代楷模,坚守初心,无私奉献,扎根山区的精神激励着全体教师。
3.开展教育活动,挖掘育人典型。围绕“礼赞建党百年 矢志为党育人”的主题,学校开展了主题论文征集活动,挖掘身边典型;组织诗歌朗诵比赛,学习身边榜样。组织首届实验中学“最美教师”评选。9月份,开展师德典型案例宣讲活动。“师德演讲比赛”系列教育活动的开展,更加坚定了全体教师的育人初心。
二、专业赋能 提升育人实效
打造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使教师在专业成长中成就学生、成就自我、成就课堂、成就学校,是实验中学长久坚持的发展战略。
1.抓专业,促成长。实验中学不断打造青年教师成长课程,使青年教师的成长逐步体系化。针对青年教师的成长困惑,学校组织实施“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共同成长。老教师的专业引领,新教师的青出于蓝,有效解决了教师队伍的结构化难题。学校还组织“青年教师明发展方向”主题演讲比赛、青年教师读书沙龙、青年教师成长交流会、青年教师汇报课等系列活动,使青年教师更快融入实验中学大家庭,快速走出职业困惑期。
2.抓常规,促教学。实验中学重视教学常规的落实,不断地更新迭代。早在2000年,实验中学就提出了“三级备课”“五环自主教学模式”,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了“以考促研,以研促教”的教学理念,“两研三注重”的备课策略。“两研”分别为:研读课标,分解课标,落实课标,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研读成果,并利用集体备课时间交流;研读中考。各备课组精研近五年河南省中考题,鼓励研究教育发达省市的中考命题卷,把握命题动向,掌握命题规律,指导课堂教学。“三注重”即注重集体备课、注重教学反思、注重二次备课。集体备课中,利用学科工作坊,每月一次集体备课,采取请进来和推出去的方式,集思广益,统一方向。细化优秀教案标准,在教案中,淡化知识传授,注重教后反思。教后反思采用“一个亮点,一个不足,一点建议”的模式,在反思中成长。备课组每周二集体备课,主备人展示教学设计,其余教师补充拓展,形成二次备课。
3.抓管理,促实效。实验中学落实“双减”精神,精细作业管理。“双减”政策和“五项管理”实施后,实验中学确定了作业管理的“三精”原则:精选作业内容,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精准布置作业,因材施教,避免一刀切;精心反馈作业,对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进行检查,作业评价多元化,并用以指导课堂。作业布置实行“组内同质,组间协调”的策略,每天布置作业不得超过三门,作业时间不得超过一个半小时。教室设置“作业布置栏”,布置的作业必须公布在作业栏内,由教导处专人负责检查落实通报。
三、活动激趣 拓宽育人渠道
以活动激趣,以活动育人,既是“双减”政策的实施落地,也是实验中学长久以来拓宽育人渠道的具体举措。
1.特色活动展风采。实验中学开展的“汉源语文”极具特色。组织七至八年级中喜欢传统文化的学生,追本溯源探究汉字之美。并通过选拔,组成实验中学汉字听写团队,参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屡创佳绩。在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河南赛区决赛中,刘子畅、赵海荣获得一等奖,并代表河南省参加全国大赛。以“汉源语文”为依托,实验中学邀请河南省“汉源语文”创始人孙万里到校作专题报告,在学校网站上开辟“汉源专栏”,师生共同录制“讲汉字”视频,传播“汉源知识”。实验中学被评为河南省“汉源语文”特色学校。
2.社团活动精彩纷呈。实验中学依托少年宫成立了经典诵读社团、舞蹈社团、合唱社团、手工社团、科技制作社团、乒乓球社团、田径社团、足球社团等。社团利用下午课后时间开展活动,力争一人一社团,人人有特长。社团每学期进行一次成果展演。在即将开始的河南省第七届中小学艺术展演中,舞蹈社团排练的节目《桃李行》参演;田径社团在济源市中小学田径运动会,蝉联冠军。经典诵读社团在济源市“我们的节日”诵读活动,屡获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