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品鉴

山子:案头云绕千峰近

文/图 烟丝

寿山石山子

前阵子去延安,在清凉山遇到一个院子,真是别有洞天。那个院子坐落在一个崖壁之上,山石环绕自成院墙。靠近悬崖的豁口处有一棵苍翠的古树,在树下可以俯瞰滔滔延河。院中有一井,似乎在向上冒着凉气。崖边微风徐来,加上四周山石特有的凉意,让绿荫笼罩的小院更显幽静清凉。同去的几个人在这里歇下来,好半天都没有起身的意思。惠永说:“在这院里喝会儿茶,只怕都不想回家了吧!”

“不用喝茶,就这就不想回家了!”老沛笑道。

所谓朋友,就是怀着一样的心思共度时光的人吧。这样的院子,这样的人,就这么呆着,长长久久,不会厌倦。

这个小院名为“蓬莱阁”。一首宋诗写道:“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能在这么一个小而幽深的山居中过上几日,枕着山风入眠,听着涛声醒来,不是神仙也似神仙了吧。然而此处可游不可居,只能一叹。

回家一段时间,快要把这小院从心里放下了,不料昨日一张图片,又把那个场景和那首宋诗勾了出来。

那是天津博物馆馆藏的一个寿山石巧雕山子,层峦叠嶂中,有房舍或临深潭,或依崖壁,又有小桥清溪、老树怪石高低错落,全都借着寿山石原有的色彩和纹理一气呵成。山石是依着画谱中披麻皴﹑卷云皴的画法雕刻的,房舍、树木刀刀不乱,宛如一幅立体的宋画,久视会有云气蒸腾、万壑生风的清凉。

身边几个藏友也有这样的小东西,拿在手里不盈一握,却可以分分钟带人神游物外。

我见到的第一个山子,是老师的琥珀原石小山子。借着天然的色泽和肌理,人们可以随意假想出许多图样来。其乐哥也有两个寿山石的山子,一个是单面雕的奇峰农舍;一个正面是苍松下一鹿曲着前腿回头看一蝙蝠,另一面是远远近近的山峦。

山子也算文房一宝,摆在案头,可以暂为搁笔,也可以随时把玩。山子有石头的、陶瓷的、玉石的、木头的,多是借原材料的颜色和纹理,或雕成崇山峻岭间的房舍,或雕成亭台楼阁中的人物,或雕成花前树下的鸟兽,甚或留其玲珑、奇绝本来面目,模拟出巨壑深谷或闲人散居的样子。好的山子可以瞬间把人带入一个奇妙的世界,似乎它的边缘有云海、有巨浪、有草木清香。

山子凭着那呼之欲出的“胡不归”式隐身桃源的吟唱,凭着“一蓑烟雨任平生”式的旷达情怀,给无数人以慰藉。不知道有多少人在这小小的案头器物前与古人神会,借幽静的片刻,消诸日的喧嚣。

存世的山子多为明清遗物。现在的人用毛笔少了,越来越不习惯让自己处于自嚼清欢、独立于世的寂寞中,山子也随之渐渐退出了桌案。社会发展得快,我们跟在层出不穷的新鲜人、新鲜事、新鲜物件后面追赶,那些拿着老古董念着旧话的人有时候显得如痴人说梦一般。好在,那些梦浸在中国人的骨血里,在自驾游的路上,在农家小院的桌边,在随便一个山头溪边,不知道什么时候机关触动,就会悄悄醒来。

2019-07-26 文/图 烟丝 1 1 济源日报 c_33674.html 1 山子:案头云绕千峰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