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焦点

工业转型

产业升级再启新引擎

在今年的工业成绩单里,有这样一组数据:2018年1至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2%,居全省第三,继续保持全省第一方阵位次。

另一组数据更加振奋人心:2018年1至10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4.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二,位次较三季度前移一位;利润总额同比增长66.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7.9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一。截至10月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幅已连续4个月居全省第一。纵观全市,今年我市新兴产业发展强劲、传统产业转型加速,工业经济发展持续向好、亮点纷呈。

这张喜人的工业成绩单是济源深入实施“工业强市”主战略所结的硕果。今年以来,我市深入实施“工业强市”主战略,以“1+4+4”产业转型为抓手,开展工业企业大调研,召开全省工业经济豫北片区会、全省企业服务联席会、全市工业转型发展大会等,举办中国贵金属年会和高峰论坛,坚决打好企业技术、工业绿色化、工业智能化和治理结构“四大改造”攻坚战,不断推进全市工业向绿色化、智能化和中高端化发展,促进全市工业经济持续向好发展。

集中精力推进“四大改造”,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对照国际、国内和行业标准,更新设备、提高技术,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加强源头控制、提标改造、循环利用、绿色创建、培育节能环保产业,加大工业绿色化改造力度;强化“两化”融合对标贯标、智能设备应用、能源管理系统等信息系统建设、工业云平台建设,加大工业智能化改造力度;落实省青年企业家成长计划、建立青年企业家导师团、实施企业家队伍培养计划、建立企业家沙龙、推荐河南省优秀民营企业,加大治理结构改造力度……今年,我市积极推进全市企业技术、绿色化、智能化和组织结构治理“四大改造”攻坚任务,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企业家队伍素质整体提升。

创新服务,打造最佳工业发展环境。今年,我市启动“企业服务110”服务系统,建立“互联网+服务”工作模式,通过网络系统受理问题、解决问题、反馈问题,真正实现让信息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同时,我市开展产融对接、产销对接、产业与人才对接、产学研对接活动,实施精准服务;实施常态服务,建立百名干部帮百企机制,开展“四有”中小企业脱困专项行动,集中精力重组盘活停产和半停产企业。

2018年,济源工业发展精彩不断。2019年,济源工业航标已设,即将扬帆起航。看,我市正踏着新常态下的时代节拍,在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进程中务实重干、跨越发展,工业之歌越唱越嘹亮。           马欢

2018-12-29 工业转型 1 1 济源日报 c_17562.html 1 产业升级再启新引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