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焦点

绿色发展

刷亮济源发展最美底色

今年4月份,我省发布了《2016年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结果公报》,济源绿色发展指数、公众满意程度均居全省第一。这是对我市过去成绩的肯定,更是对我市今后工作的鞭策和激励。

全面推动绿色发展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在要求。今年以来,市委书记张战伟在讲话中多次强调,要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正确认识生态和发展的矛盾关系,准确把握生态和发展的优先次序,让人民群众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环境效益,让绿色成为新时代济源经济发展的真正底色。

加快国土绿化、建设森林济源。全市各级各部门对照目标责任书,按照时间进度不折不扣推进荒山绿化、城市空闲地绿化、生态廊道绿化、城郊造林绿化、森林资源保护等工作。在今年开展的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工作中,我市对森林资源进行全面清查。和5年前相比,我市林业用地面积由173.09万亩增长到181万亩,森林面积由119.83万亩增长到129万亩,森林覆盖率由44.39%增长到45.06%。截至12月初,我市通过城市空闲地绿化工作已新增城市绿地3000余亩,进一步优化了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凭借扎实的工作,今年我市不仅荣获了“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称号,还顺利通过了国家森林城市复查。

以超常举措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今年,我市被纳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是中央关注的重点、生态环境部强化督察的重点。面对严峻的形势、突出的问题,我市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充分认识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极端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正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坚持“精准、精细、精确”施策,下真功、出实招,高水平高质量落实好环保督察整改任务,坚决打好大气污染防治这场硬仗。

三次产业在绿色发展主旋律中持续向好发展。工业方面,我市企业牢固树立“红线”意识,以环保投入的“舍”,换取正常生产的“得”。一批投入大、效果好的绿色化改造项目在重点企业纷纷上马,环保技术越来越先进、环保措施越来越高效。农业方面,我市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优化农业产能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效益优先原则,大力推动高效种养业和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推进全市种养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方向发展。服务业方面,我市推动服务业提档升级,持续强化旅游业的龙头带动作用,加快构建与工业转型相配套、与城市发展相协调、与民生需求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市将高举绿色发展大旗,大力弘扬愚公移山精神,努力探索绿色发展新途径,把愚公家乡打造成“看得见太行王屋青山秀水,听得见济水之源泉水叮咚”的美丽家园。

任浩浩

2018-12-29 绿色发展 1 1 济源日报 c_17561.html 1 刷亮济源发展最美底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