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运动

轮椅上的推手

据新华社雅加达10月5日电 打开硬塑手套,布满老茧的手映入眼帘,道道疤痕记录着训练的艰辛。

周红转,2008年北京残奥会女子T53级800米金牌得主,在进行了半个小时的训练后来到场边。摘下手套,右手上的伤疤还带着血丝,左手食指骨节上的肿起部位泛着惨白,按上去软软的,一看就是水肿。她根本没想着处理手上的伤,只是想喝点水继续训练。

来自河北的周红转因小时候患小儿麻痹症而不能行走,17岁开始参加轮椅竞速训练。对于训练的辛苦,周红转只是简单地提及。她匆匆喝完水,把轮椅掉头,又回到场上训练。

轮椅竞速是残疾人运动会上田径大赛的主角。中国多年来保持着在亚洲的领先地位,靠的就是运动员不知疲倦地训练。

顶着34摄氏度的高温,前来雅加达参加亚洲残疾人运动会的中国轮椅竞速队队员5日进行了赛前训练,一天有6至7个小时在塑胶跑道上“烘烤”着,但他们一句“运动员都这样”就无视了这些困难。

本次亚残运会中国代表团开幕式旗手邹丽红说,一场轮椅竞速马拉松比赛下来,她根本无法从轮椅上撑起来。

邹丽红的右腿因小时候的一次医疗事故而无法行走。练轮椅竞速的开始阶段,她选择的是坐姿。为了提高成绩,她硬是逼着自己改成跪姿。

“刚开始练跪姿时,一会儿我就起不来了。我只好把轮椅搬到房间,一有空就跪着。”邹丽红说。就这样,她2010年开始以跪姿参赛,2012年伦敦残奥会拿到一枚铜牌,2016年里约残奥会拿到中国队第一个轮椅马拉松金牌。

慢慢抬起跪在轮椅上的左腿,膝盖下面有一个明显的大鼓包。邹丽红指着座位下面的铁杆说:“膝盖压在这上面,时间长了,海绵坐垫就没用了,直接压在铁上。毛细血管破裂后就出血,起包。”

邹丽红座位上的右腿下面有四层海绵,而左腿下面的海绵只有薄薄一层。比赛时,为了减少风速,运动员要将全身的重量压在腿上,几乎是趴在车上快速推车。每个人的衣服下面都是伤。

轮椅竞速的速度,全靠运动员套在大拇指和食指上的那个硬手套。它是用3D打印材料做成的适合手指形状的硬壳。说是手套,其实它更像个把手。运动员要用它来推动轮椅两边的车轮,把全身的力量都压在手指上,因此手是最容易受伤的。记者还在和邹丽红聊天,那边就过来一个运动员,一边喊着:“出血了,拿个创可贴。”一边把原来的旧创可贴撕下来,贴上新的,又继续训练去了。

“其实运动员都这样,哪有不苦的。”邹丽红笑着说。马拉松比赛要在车上跪100分钟,而且要始终不停地推动车轮。那种经历对大部分人来说是难以想象的。“马拉松比赛开始的时候,我也害怕,担心自己不能坚持下来。但那天我状态非常好,一口气坚持下来了。”邹丽红说。

里约残奥会上,邹丽红以0.02秒的优势获得冠军,实现中国队在残奥会长距离项目上的历史性突破。目前,她已参加过东京、纽约、伦敦等多个城市的马拉松比赛。

本届亚残运会上没有欧美对手,邹丽红夺冠的可能性很大。“我争取在自己参加的项目上取得最好的成绩。”邹丽红说。

看着顶着太阳重新回到场地里的邹丽红,教练黄鹏说:“轮椅竞速是个非常难的比赛项目。我们看着好像就是推推轮椅,其实一个正常人坐上去连保持平衡都非常困难,更别说快速行驶了。这些运动员都是靠自己的努力,才有了现在的成绩。”

成绩对他们来说只是一种肯定,能够参加比赛,就是对他们的最大褒奖。

2018-10-09 1 1 济源日报 c_14357.html 1 轮椅上的推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