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理论

“微项目”教学模式在产品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中的构建与分析

杨涛 田玮

一、产品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的脱节

在产品设计专业的教学中,课程内容与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较为突出。从教材方面来看,许多教材内容更新缓慢,无法及时反映市场上的最新设计趋势和行业动态。教材中的案例多为经典案例,缺乏对当下热门产品和创新设计案例的分析。

(二)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不足

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创新思维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侧重于知识的灌输,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和探索的机会。在设计课程中,教师给出的设计题目通常具有明确的要求和限制,学生按照既定的思路和方法进行设计,缺乏自主创新的空间。教学评价体系也存在不完善的问题,过于注重考试成绩,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的评价。考试内容多以理论知识为主,无法全面评估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实践操作水平。

二、“微项目”教学模式在产品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中的构建

为解决产品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引入“微项目”教学模式。

(一)项目主题的选择与设计

在选择“微项目”主题时,紧密结合课程目标是关键。在项目开始时,需要深入剖析课程大纲,明确课程的核心知识点和技能要求,以此为基础来筛选合适的项目主题。同时,要注意小组规模的合理性,一般以4—6人为宜,既能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充分的参与机会,又便于管理和协调。

在明确小组后,需要为各成员分配角色和职责。在一个产品设计“微项目”小组中,通常可以设置项目经理、设计师、市场调研员等角色。项目经理负责整个项目的规划、组织、协调和进度控制,确保项目按照计划顺利进行。

(二)教师引导与资源支持

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这包括硬件资源,如实验室设备、模型制作工具、材料等,确保学生能够进行产品原型的制作和测试。此外,教师还应提供丰富的文献资料、案例库、行业报告等学习资源。

(三)项目实施的步骤与流程

项目执行阶段是学生按照计划开展工作的过程。各成员根据自己的角色和职责,完成相应的任务。设计师进行创意设计,绘制草图和效果图;工程师进行结构设计和技术分析;市场调研员进行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注重团队协作,定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分享工作进展和遇到的问题,共同寻找解决方案。教师要定期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展情况,与项目计划进行对比,及时发现偏差并采取纠正措施。可以通过项目进度报告、小组会议、现场检查等方式进行监督。

(四)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

引入多元化的评价主体能够从多个角度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表现。在最终成绩的评价方法上,可采用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形式。除了传统的作品评价,还可以运用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表现、参与度、团队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记录学生在项目中的工作进展和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等,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考查学生对项目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

结语

在“微项目”教学模式的构建方面,可从项目主题选择与设计、教学过程组织与实施以及教学评价体系建立三个关键环节入手。在项目主题选择上,强调紧密结合课程目标与市场需求,使学生在实践中既能掌握专业知识,了解市场动态。教学过程组织注重学生分组与角色分配的合理性,发挥教师引导与资源支持的作用,规范项目实施的步骤与流程,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教学评价体系建立应采用多元化评价主体与方法,确定全面的评价指标,涵盖项目成果、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以客观、准确地评估教学效果。

杨涛系蚌埠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讲师;田玮系蚌埠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讲师;本文系2023年蚌埠学院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微项目”教学模式在产品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中的构建与分析》(2023jyxm39),2023省级质量工程项目《专业服务安徽省十大新兴产业项目“环境设计服务十大新兴产业特色专业”》(2023sdxx099)

2025-10-30 杨涛 田玮 1 1 济源日报 c_129139.html 1 “微项目”教学模式在产品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中的构建与分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