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理论

大别山精神的时代意义与育人价值——以郑州工商学院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馆为例

李怡桐

弦歌不辍,精神永续。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大别山精神孕育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年代。在党的坚强领导下,英勇的大别山军民不畏艰难险阻,始终坚守革命阵地。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二十八载,大别山上的革命红旗始终屹立不倒,猎猎飘扬。大别山亲历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程,其儿女谱写了激昂悲壮的历史篇章,大别山精神彰显了鄂豫皖苏区人民坚韧不拔、誓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坚毅品质。

坚守信念是大别山精神的灵魂,是指大别山军民凭借坚定的理想信念,一心向党,在白色恐怖和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坚守大别山,二十八年红旗不倒、二十二年武装斗争不断。

胸怀全局是大别山精神的特质,反映了大别山军民的坦荡胸怀和革命格局——在革命紧要关头,为了革命需要和全局利益,用自己的牺牲为全局的胜利创造条件。

团结奋进是大别山精神的品质,强调的是革命战争年代大别山党政军民一心向党、万众一心、团结奋斗、战胜艰难险阻的崇高情操,是大别山精神的底色所在。

勇当前锋是大别山精神的生动实践,反映了大别山军民听党指挥、敢为人先的革命品质。“勇当前锋”不仅是指鄂豫皖苏区根据地是党领导军民最早创建的根据地之一,也指大别山区始终处在革命前沿,勇字当头,锐意进取,这是大别山精神的革命品质。

2019年秋,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河南信阳革命老区考察时强调:“鄂豫皖苏区根据地是我们党的重要建党基地,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等都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在新时代背景下,广大青年学生应当深入学习并自觉践行大别山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理想信念,勇担时代使命。

大别山精神的时代价值主要体现为:坚定信念,不忘初心;勇于担当,敢于斗争;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培养爱国情怀,弘扬民族精神;促进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

坚定信念,不忘初心。大别山精神的核心在于坚定的革命信念和不懈的奋斗精神。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先烈为了理想和信仰,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是新时代下坚定信念、不忘初心的生动教材。这种精神激励着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都要始终保持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无限忠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勇于担当,敢于斗争。大别山精神中的勇于担当、敢于斗争的精神品质,是新时代我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可或缺的精神武器。在革命时期,大别山区的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毫不畏惧,以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打破了敌人的封锁,为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新时代,我们同样需要这种精神,勇于担当起时代赋予的使命,敢于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不断开拓进取,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

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大别山精神中的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是新时代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革命时期,大别山区的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疾苦,关心群众生活,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在新时代,我们同样需要这种精神,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群众需求,解决群众困难,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培养爱国情怀,弘扬民族精神。大别山精神中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是新时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在革命时期,大别山区的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他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是新时代培养爱国情怀、弘扬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通过学习和传承大别山精神,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重要性,更加自觉地投身到国家建设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去。

促进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大别山精神不仅具有历史意义,更对当代人的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具有深远影响。它激励着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它引导我们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了解国情、民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它推动我们勇于创新、敢于实践,不断探索新时代下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新路径。

大别山精神,作为红色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武装力量和革命群众在追求共产主义理想、建立新中国过程中形成的革命信仰、革命行动和革命品质。这一精神不仅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也为当今社会的育人工作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和深刻的启示。

大别山精神的育人价值首先体现在强化理想信念方面。大别山区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始终坚守共产主义信仰,面对生死考验,坚贞不屈。这种“坚守信念、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对于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学生来说,是强化理想信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生动教材。它告诉我们,只有坚定的信念和信仰,才能在困难和挑战面前不屈不挠,不断前行。

其次,大别山精神拥有的“依靠群众、永跟党走”的立场情怀,有利于培养党员干部和青年学生的人民情怀。大别山革命斗争的胜利,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党一心为民,老百姓一心向党,这种党群一心、军民一心的精神,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和敌人的最根本保证。在当今社会,这种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对于培养党员干部的群众观念,增强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再次,大别山精神贯彻的“对党忠诚、勇于担当”的崇高品质,对于锻造党员干部和青年学生的政治品格、锤炼担当拼搏的精神气质具有重要意义。在革命战争年代,对党忠诚意味着坚守信仰、坚定信念,甘为党的事业抛头颅、洒热血。在和平建设时期,对党忠诚则要求党员干部和青年学生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把党的原则、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勇于担当、积极作为。

最后,大别山精神蕴含的“严守纪律、清正廉洁”的作风品质,对于加强党员干部和青年学生的作风建设,永葆党员先锋模范形象具有深远的影响。大别山区的革命英模们,坚守着铁的纪律,执纪严明,这种作风品质是我们今天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借鉴。

郑州工商学院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依托学校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馆,积极探索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以下简称“精神谱系”)深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开展了百余场实践教学,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在“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思政必修课中,系统开设“精神谱系”专题教学模块,深入阐释井冈山精神、大别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的核心要义与时代价值。同时,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如将大别山精神融入理工科教学,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经管、社会学课程,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同频共振。

学生对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精神的理解更加深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显著增强,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意愿更为强烈。思政教育实效性显著提升,改变了以往理论教学的单一模式,通过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使思政教育更具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学生社会责任感得到激发。广大学生自觉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联系起来,在学习、科研和社会实践中展现出更强的担当意识和攻坚克难的意志品质。

作者单位:郑州工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5-10-28 李怡桐 1 1 济源日报 c_129067.html 1 大别山精神的时代意义与育人价值——以郑州工商学院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馆为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