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副刊

躬耕小记

◆闫劭伟

今年春天,爱人说,咱回老家种点土豆吧,自己种的吃着更健康。于是,拉粪、犁地、买种、播种,一顿忙活,总算种上了。

然而,事不如愿。收获季节,种了一袋土豆,仅收了一袋半!看着稀拉拉、鸡蛋大小的土豆,心中有一种失落感。种庄稼也这么难?

倏地,在收获后的地上,我发现了几颗小嫩芽,两片肥肥的小荚中间,毛茸茸的几片小叶刚刚萌动,凭经验,这是冬瓜苗!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我蹲下来仔细端详着。父亲告诉我,可能是原来种土豆时,上地的粪里有冬瓜的种子,现在萌发了出来。

接下来,我在地里搜寻着冬瓜苗的踪迹,一颗、两颗、三颗……二十颗,我的惊喜越来越多,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那就把这块地变成冬瓜地吧,说不定秋季会收获满满,我憧憬着。

又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我到地里察看,只见冬瓜的秧苗,时密时疏,已在地里清晰可见。于是,一番疏苗、移栽,总算比较齐整。然后,一下午挥汗如雨,把三分地的杂草清理了个干净。

一个月后,我回家看望父母,母亲说冬瓜秧苗已罩严整块地。我飞也似的赶到地里。哇,整块地全是瓜秧,嫩绿的、毛茸茸的叶片在阳光下晶莹剔透,一朵朵黄色的花朵上,蝴蝶和蜜蜂正翩翩起舞。更令我惊奇的是,我在有些黄花下面发现了冬瓜的瓜胎!长长的茸毛下面,圆型的冬瓜胎像刚出生的婴儿,肥嘟嘟的,美!我仿佛看到了春夏之交的绝美画卷,不由得发出赞叹。

老家离县城不远。以后的日子,只要有空,我就会回家看看冬瓜的长势,除草、浇水,像照顾小孩一样,呵护着它的成长。如拳头大小,似甜瓜大小,如哈蜜瓜,似篮球…… 忽然有一天,我到地里一看,一个个冬瓜足有二三十斤重!青色的冬瓜皮外面悄然着了一层如霜一般的灰白色。父亲告诉我,冬瓜长到这个时候,就可以食用了。

我迫不及待地伸手去摘,谁知手上被刺了好几个刺!细小的茸毛,竞有如此大的威力!

后来我听人说,今年天气很特别,倭瓜结的很少,其他人工种植的冬瓜结的也很少,桂花压根都没有开。而我家的冬瓜是野出的,稍加管理,却疯狂地结瓜!

吃着鲜味十足的冬瓜,我回味着种冬瓜的整个过程:种土豆失败,意外收获了冬瓜,也算是上天的恩赐吧。冬瓜胎小的时候,外面细小的茸毛,阻止了昆虫的侵袭,长大后皮实的外皮,结实的小刺,抵御着自然灾害的侵扰,也算是自我保护吧。冬瓜来自野生,是顺应自然的结果。冬瓜顽强的生命力和自我适应能力,是一个物种延续生命的能力!冬瓜不值几个钱,但拿纯天然无公害的冬瓜送给朋友和邻里品尝,倍有面子。星期天带着爱人和孩子回老家看看老人,种种地,锻炼了身体,增加了亲情,陶冶了情操。也许,冬瓜的丰收,也是对自己热爱大地的回馈吧!

唉,想多了。

2024-10-10 ◆闫劭伟 1 1 济源日报 c_116083.html 1 躬耕小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