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驿站

■岁月悠悠

山坳坳里的那条路

曹香莲

■岁月悠悠

南山的槐花,南山的西瓜,南山的悠然亭,在济源可谓是家喻户晓,人尽皆知。而南山的产业旅游路,乍看,让人惊艳。惊艳在这看似穷乡僻壤的山坳坳里竟有如此飘在云中、挂在山上的奇异风光。色彩明丽的蜿蜒公路如同一条巨龙,穿越在这片青山绿水之间。它不仅是一条连接起点与终点的道路,还是一条探寻自然与人文交织之美的旅程。它穿梭于山川之间,串联起一路的风景,为出行者提供了一条亲近自然,感受文化的独特路径。再瞧,让人拍岸。这里既有嵯峨耸峙,灵秀幽深的险峰峻岭,又有群峰环列、宽谷成盆的山中野趣。这里,植被茂盛,林海莽莽,原始次生林几乎覆盖了山峦沟壑,境内无污深工业,日、光、水、气皆处于原始状态,是返璞归真、共享自然的生态旅游路。更引人入胜的,春夏秋冬四季交替,无处不可游,无处不是景。可见我曾经的同行,主管这条产业旅游景观路的交通人所付诸的辛劳。

山坳坳里的这条路,它原来的样子像一条土黄色的带子缠绕在大山的腰上。

这是山坳坳里唯一通往山外的路,留下山里人不知多少深深浅浅的脚印。

山里人很少有人绕着这条路走出山外,他们已经习惯了每天凌晨挑上一担水在这小道上扯破嗓子歇斯底里地胡吼瞎唱,桶里溢出的水花儿在这小道上留下一串串水印儿,看这水印儿就知道是谁家的男人起早挑了水回去。

偶尔,山外的卖货郎也会挑着担子沿这条小路在附近的村里兜转、叫卖。听到拨浪鼓响,各家的姑娘、媳妇就挨着挤着坐在路口,在那落满了灰尘的筐筐里,挑选着自己喜欢的玩意儿。

山坳坳里若是谁家要娶媳妇.那可是不得了的大事儿。人缘好的、家族大的,便发动起左邻右舍桃来一桶桶水,赶在新媳妇到来之前,洒在那灰士土的小路上,以免土溅在新媳妇的花花鞋上,成为整个山坳坳里茶余饭后的笑柄。

后来,山坳坳里通了班车。尽管如此,也只有那些年轻人敢去遭那个罪——那班车颠起来,恨不得把你的五脏六腑都摇出来。车子是开不到村里头的,只能开到通往村口的路边边上。小伙子们还不大在意,一溜烟地便跑回了家,姑娘们就不同了,走一趟,嘟噜一回。远远地,要是你看见谁家姑娘挽起裤腿,提着鞋子光脚走,那准是怕把新鞋子弄脏。即便这样,姑娘、小伙子们还是乐此不疲地坐着班车,摇着晃着往城里跑。

年轻人血气方刚跑起来自然有劲,却可怜了山坳坳里那些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老头老太太们,只能坐在村头的大槐树下,听小辈们讲山外的世界,眼巴巴地朝着小路望呀望——山外到底是咋样的一片天呢?

山坳坳里后来发生的一件事,让至今年龄稍大些的村民仍唏嘘不已。村东头二娃子的娘半夜得了急病,亲戚邻居只得套了牲口用架子车拉她到城里看病。在颠簸的路上,她疼得翻拨浪打滚,嘴唇生生被咬得鲜血直流,没等晃荡到城里,二娃子的娘就在二娃子的怀里断了气。

“娘啊,您一辈子没走出过这山沟沟,今儿个到城里了,您咋看都不看一眼就走了?”二娃子搂着刚刚断了气的娘和俩不到10岁的弟妹号啕大哭。夜晚,圈里的牲口叫,树上的虫子也叫,小小的、昏暗的窗棂上,印着几个相互依偎的小小身影,几个没爹又没了娘的孩子呀!土房子里传出的哭声,让整个村子笼罩在一片哀戚中。

二娃子长大后,当上了村干部,他带动村民改造了原有的崎岖小路。后来,因时代的变迁,人们普遍认识到,“要想富、先修路”“公路通、百业兴”。于是,一群敢作敢为的交通人,经过周密考量,严格论证,庄严地向市政府承诺:要在全省率先实现农村公路的全覆盖、无死角,早日实现“村村通、路路通、户户通”。于是,干部、职工发扬团结奋进、努力拼搏、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的精神,吃住在第一线,为祖国的交通建设而四处奔波。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春蚕到死丝方尽”也许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写照和礼赞。

山坳坳里的那条路呦,顺应时代潮流与需求,一年一个变化地改变着:从最初坎坷崎岖的砂石路、沥青路面,再到如今色彩绚丽、设施完善的高标准产业旅游公路。看到一辆辆飞驰而过的车辆,交通人脸上的喜悦依然掩盖不了脸上的沧桑和疲惫。晚上,万家灯火,天上的星星闪烁着明亮的眼睛,月亮高高地挂在那树梢上。呼啸的冷风在大地上掠过,他们熟睡的脸庞依然挂着甜蜜与满足的喜悦!

当你踏入济源这座城市,市区的繁华和川流不息的车辆,你无须太多留意。无论东西南北,你从哪里过去,都可以看到通往市区的纽带——像一条飞虹跨越的路和桥。短短几年时间,通往济源各乡镇与国道的各条道路上,你无须细心留意,你都可以觉察得到,外观的华丽、细致和漂亮,内在的价值和使用——正是这些交通人坚持不懈的努力,脚踏实地的一步步走出来的,用心血和汗水铺筑起来的——飞翔的路和桥!

当你踏上愚公故里的任何一条公路,那平整宽阔的路面;那一年四季变幻着不同色彩的绿化带;那路边飘来的沁人心脾的花香;那四通八达的现代交通网,让你感慨万分。

“那是晨曦中中国山水画般的路;那是晚霞中西方油画般的路;那是千折百回蜿蜒在群峰间的路,那是平坦宽阔延伸在平原上的路。”那一条条路上,有你奔忙的身影。你迎着夏天乍暖还寒的清风,你顶着夏日火舌喷薄的骄阳,你披着秋天沁凉入骨的浓雾,你冒着冬季洋洋飘洒的飞雪。你能够轻声唤出每一条路的名字,你爱这些路就像热爱自己的生命!你不在乎两旁的路碑上,是否有你的姓名。你常常站在路的一端眺望远方,你把自己看作一粒铺路的砂石。

山,还是那座山;路,还是那条路。只是路两旁不知何时冒出了嫩嫩的绿芽,开出了姹紫嫣红的花朵。那翠绿的颜色和绚烂的花儿,就像两条彩色的花线,和这山坳坳里的路一起伸向远方……

2024-08-23 曹香莲 ■岁月悠悠 1 1 济源日报 c_114771.html 1 山坳坳里的那条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