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驿站

老家孤树

薛素清

我也算个“阅”过不少乡村风景的人了,可是,蓦然回首却发现,那一抹最美的乡村风景就在身边,那风景便是位于承留镇的老家孤树村——不仅仅是因为它是我的出生地,更因为它的“古”、青春和富饶。

老家的传说故事透着“古”。村北最高峰,曾有一棵古柏,状如巨伞,历经近2000年风雨而依然茁壮。村里老年人常说,它曾是飞机的航标,站在几十公里外的沁阳市都能望见!又有传说它是西汉末年刘秀插下的柏枝长成的,村名也由此而来。当然,这棵柏树是真实存在的。小时候,我经常跟着大人拨开荆棘、嗅着荆香前去看它。站在树下,玉川大地尽收眼底。此外,村里的老宅和老树也很“古”。老宅是一座300年的四合院,老树是散落于小孤树村、竹园沟等自然村的三棵古槐、一棵古柘树、一棵古皂角树。老宅的门楼高大、院墙斑驳。站在老宅面前,可“望见”它曾经的辉煌;仰望那几棵古树,则可感知生命的蓬勃和顽强。

老家能占据我心,还因为它充满青春的蓬勃。翠竹园,便是它青春蓬勃的标本。翠竹园坐落于南山国家森林公园中。出市区,过承留村,驶上彩色“农村四号公路”这条风景线,然后向南行15分钟左右即可到达。

翠竹园是济源最大的竹园。在这里,平视可见竹竿节节生姿的青春朝气,仰头可见翠绿的竹叶直插云霄的豪情。置此情境,有人情不自禁浅吟起“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以此感知竹子的清雅脱俗;有人在地上轻轻踩来踩去,沉浸在干净与柔软的感觉里;有人观赏拍照,好驻留这片竹林的清新……

竹园的青春,是躺了多年无人问津的竹子焕发的新意。而今,它们来了个华丽转身,被做成了花篮等小工艺品,成了乡村振兴大戏里的角色。

大食堂六十岁厨娘的脸上,也看到了久违的青春。她们说,老了老了,竟然能在家门口就业,这是做梦也想不到的。说着说着,她们的脸笑成了花,显出几分少女的妩媚。

那青春,更是翠竹园的游人如织的盛况。盛况源于盛景。那盛景,不仅有翠竹,还有古柘树、“天然氧吧”、旧民居、悠然凉亭、浪漫木屋、幽静山谷……其中,在山谷里,还能发现两处水坝呢!

盛况也源于“吸引”。这里能举行大型团建、露营、亲子活动,也是拍美照出大片的打卡地,能在露天大食堂吃到妈妈味道的饭菜……尤其是那露天大食堂,就在竹园和土墙蓝瓦的土房之间,能容纳二三百人同时就餐。夜晚,常有家庭组团来此露营。人群里的欢笑和露天电影的音画,将这里原本清冷的夜色涂成了暖色;而翠竹园的清幽淡雅,则为游客的夜生活涂上了浪漫与惬意。

翠竹园如此生机的背后,凝聚着村干部和村民的共同付出:一年来,村民们和村委会成员一直在这里忙来忙去。有的村干部身兼“数职”——既是景区建设策划者、游客接待员,又是大食堂服务员、景区保洁员……因为他们,游客才有缘看到翠竹园这秀美容颜;因为他们,游客才能在此酣畅释放天性。今年端午节当天,这里会举行包粽子活动。而且从端午节开始,这里将举行“小兔子喂养”亲子活动,还有现场竹编等竹文化展示。此外,还要开辟可认领的菜园、建一处高档民宿、完善两个水坝和三个凉亭。“当然,在开发山村的同时,也会做到保护它最初的模样……”村委韩书记说。

老家能占据我心,还因为它景致的丰盛富饶。

孤树村几乎可全域旅游。除了翠竹园外,可看的景致还有很多,如穴岭村那五棵长在一起的皂角树和小孤树村。其中,小孤树村有300年老宅和古槐,另外还有村外正北的山谷旧路可供探幽……旧路是“孤树-潭庄-三皇沟”“孤树村-柿沟”这两条路,前一条旧路是那时村民去乡政府的近路,后一条旧路是村民去“531”一分部东区集贸市场的近路。这些年村村通公路后,这里便鲜有人至,而变得奇景环生、植被多样、溪水潺潺……

又该端午节了,老家必定又是一幅人景合一的盛景,如此,孤树不“孤”!

2024-06-07 薛素清 1 1 济源日报 c_111356.html 1 老家孤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