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副刊

杜康泉边酒飘香

◆张长华

阳春三月,春色渐浓,柘桑飘香,鸟鹊呜啼。各种“春天元素”已构成杜康泉边最为绚丽的“春景图”。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阳春周六,有幸应邀参加“杜康造酒好故事”创作采风活动。在伊川酒祖“杜康”雕塑脚下集合,跟着春风便融入“杜康美酒醉刘伶”历史佳话故事里。

步入木海酒窖和生产车间参观,仿佛看到杜康变迁的沧海桑田,感悟到酒香背后薪火相传的工匠精神。杜康,作为华夏酿酒鼻祖,是中国白酒的代名词和白酒文化符号,而杜康酒不仅有“天下第一美酒”之名,还有“进贡仙酒”之誉。曹操的一首《短歌行》把杜康品牌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成为千古绝唱。

乘大巴约半小时,一行人来到汝阳被誉为中国酒文化博览中心的“华夏第一酒窖”寻访。酒窖建造在杜康村特有的玄武岩地貌结构之下,总面积1.6万平方米的酒窖分多个酒区,可放置100斤的陶坛8万多个。在这里,我们可以领略到上万种基酒、近千种酒器、华夏5000年的杜康酒文化。原浆酒的地窖有严格的储存条件,在地窖相对恒定的技术状态下自然陈化,风味更加醇美,愈久愈浓,愈久愈香,有诗为证:“窖藏二十年,少女变貂蝉。”

“开坛香一里,隔壁醉三家。”在品酒区,一杯“清冽透明,柔润芳香,醇正甘美,回味悠长”的杜康入喉,再也把握不住我带羽的思绪,瞬间穿越千年无数轮回,仿佛看到蕴藏的悠悠沧桑,体味了无尽红尘迷茫,见证了多少英雄豪迈,抚慰了万千儿女情长。

酒是鉴者眼中的晶莹,是智者心中的独清,也是饮者嘴中的香醇,更是醉者心中的宁静。汉初鸿门宴,三国群英会,煮酒论英雄,温酒斩华雄,景阳冈打虎,杯酒释兵权,盛唐醉八仙。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场场智慧的角力,都在一壶浊酒中折射出美轮美奂的精彩场面。

饮酒想起诗,赋诗想起酒。酒与诗天生是一对孪生兄弟,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能闻到浓冽的酒香,《小雅·宾之初筵》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饮酒场面:“宾之初筵,温温其恭。其未醉止,威仪反反。曰既醉止,威仪幡幡。舍其坐迁,屡舞仙仙。……”大意为宴会初开,宾客温文尔雅。喝醉时仪表全然不见,开始翩翩起舞。

自古至今,诗人在弥漫着酒香的诗句里,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清雅静幽,有“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的豪迈奔放,有“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浓浓情意;有“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的淳朴民风;有“断肠院落,一帘风絮”的离别情愁,更有“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忧思难忘……

漫步寻幽,信步揽胜。三月的杜康造酒遗址公园是花的世界,是美的融合,是绚丽色彩的总汇。云在天空游走,叶在枝条吐翠,花在风中摇曳,水在石间律动,鸟在林间欢唱。

凭栏远眺,山色入砚,水声入笺。仿宋廊院式格局,高低错落,亭台楼阁,鳞次栉比,虚实有致。一条清泉横穿而过,将公园分为东西两岸,桥下泉水潺潺,清澈碧透。中央一座形如葫芦的小岛清晰可见,木兰花、梅花次第开放,点缀了五彩缤纷的花朵,红的花,绿的草,像是穿上了一件新衣,特别娆媚。河畔的柳枝抽出嫩嫩的芽儿,枝条倒垂映影在水面,抚弄着自己秀丽的长发。

杜康河上有三奇:河雾平不及岸;鸭蛋黄鲜血样红;虾米俩俩相抱蜷腰横行。这里可以看到一种奇特的现象,虾两两蜷腰相抱,虾长大后会呈现出红、白、褐、黑等不同颜色,又称“七彩鸳鸯虾”。而无论雾再大,杜康泉的雾平不及岸,而河岸两侧的柳树,棵棵都在树干的腰部隆起一个大包,如同弓背弯腰造酒的老人,而上游和下游的柳树都没有这种现象。这里的鸭子食用杜康泉后,产蛋均为桔红色,且为双黄蛋,酒泉水老人喝了能高寿,女人喝了易生龙凤胎。

拾级而上,檐下匾额“杜康祠”三个金色大字气韵神动、格外醒目、气象蔚然,乃李可染大师亲笔所题。迎面是一尊高约三米的巨大青铜酒爵,清水从酒爵汩汩溢出,寓意杜康酒文化源远流长。

顺着讲解人员手指的方向,见路面有一棵千年古柘桑树,高约8米,主干半空,依旧枝繁叶茂,便是被评为“洛阳十大最美古树”的魁首了。据考证,它便是杜康发现酿酒秘方的那棵空桑树的“后裔”,当地的人们称这棵柘桑树为“酒树”。晋代江统《酒诰》已有记载:“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一曰杜康,有饭不尽,委之空桑,积郁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酿酒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据考证,酿酒在夏朝甚至更早就存在了,杜康也许只是其中一位杰出的代表。但千百年来,炎黄子孙已把杜康尊为酿酒的鼻祖,把杜康等同为中国白酒的代名词却是不争的事实。

“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一天杜康寻访采风之旅画上了一个句号,但杜康泉边的美好春色刚刚开始,柘桑古树的酒香还在弥漫。来吧!朋友,春日正好,酒香正浓,奏响春天的圆舞曲,让我们相约在杜康泉边。

2024-02-29 ◆张长华 1 1 济源日报 c_107837.html 1 杜康泉边酒飘香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