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传照片后,AI(人工智能)小程序就可以制作“数字分身”,妆容发型堪比照相馆几百上千元拍摄的效果。近日,一款AI换脸软件火了。同时,该软件用户条款中“授予开发公司以任何形式使用上传的内容”而被质疑“霸王条款”,有用户质疑,“一次性上传21张各个角度的照片,不会泄露隐私吗?”
对此,互联网学者刘兴亮表示,换脸软件不仅免费获得了上传资料中所包含肖像信息的使用权和转授权,还将侵权的风险转嫁给了用户,虽然网络上关于面部信息可用于刷脸支付属于过度解读,但也说明大数据时代人们的隐私保护意识在不断增强。
近年来,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如何统筹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和安全引起关注。7月13日,国家网信办等七部门联合公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其中提到,提供者应当依法承担个人信息处理者责任,履行个人信息保护义务;不得收集非必要个人信息,不得非法留存能够识别使用者身份的输入信息和使用记录,不得非法向他人提供使用者的输入信息和使用记录;提供者应当依法及时受理和处理个人关于删除其个人信息等的请求。
对于过度要求授权无关信息等行为,用户可向相关监管部门投诉举报。
陕西泽诚律师事务所赵腾飞律师称,此类应用若过度收集用户信息问题,涉嫌违反必要原则。如果运营商擅自使用,根据民法典人格权编的相关规定,构成侵犯他人肖像权。
(《北京青年报》 温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