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健康

防治手足口病学龄前儿童家长须知

一、什么是手足口病?得病后有什么表现?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以发热、口腔粘膜散在溃疡或疱疹以及手、足和臀部斑丘疹或疱疹为特征。得病后,开始症状常为低热、食欲减退、口腔不适并常伴咽痛。发病1~2天后,口腔出现红色小疱疹,然后常变为溃疡;同时手掌和足底皮肤也可出现斑丘疹或疱疹,也可见于臀部、膝盖皮肤;皮疹不痒。

二、手足口病是怎么传播的?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可经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咳嗽、打喷嚏等飞沫)传播,亦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粘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儿童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水杯、玩具、餐具、奶瓶、门把、床上用品等,流行季节在人群密集的场所时间过长、接触患病儿童、个人卫生较差等被感染。

三、家长如何及早发现孩子可能得了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一般起病较急,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或疱疹,皮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疹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患者无发热,仅表现为皮肤斑丘疹或疱疹。若发现孩子出现低烧、食欲减退或不愿进食、口腔不适(孩子可能喊痛或不时有手指探口动作),需要提高警惕,可在光亮处(或用手电筒照射)查看口腔四壁有无红疹或疱疹并伴有破溃等异常现象,同时仔细查看手掌、足底、屁股等部位,观察有无皮疹。如果出现可疑症状,要及时告诉村医或社区医生,在他们的指导下及时到医院就诊。

四、家长应如何预防小孩得手足口病?

(一)当知道本村(家属院)有手足口病病人发病时,教育子女不去病人家,不与病人接触,也尽量减少与病人家人的接触。

(二)饭前、便后及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

(三)婴幼儿的尿布要及时清洗、曝晒或消毒;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四)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及儿童使用的餐具,在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最好煮沸消毒;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五)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五、目前有疫苗可以预防手足口病吗?

能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种类很多,EV71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比较严重,目前上市的疫苗是专门针对EV71病毒研制的,接种后该型的手足口病保护效率在90%以上。注射这种疫苗之后,只能让孩子产生对EV71病毒的免疫力,对其他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不会产生免疫力,因此接种后仍有可能被其他病毒感染而患手足口病。目前针对另外一种主要致病病毒CA16的疫苗(以及可同时预防这两种病毒的疫苗)尚在研发当中。

建议EV71疫苗接种对象为≥6月龄易感儿童,越早接种越好,鼓励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对于5岁以上儿童不推荐接种EV71疫苗。该疫苗需要接种2针(间隔1个月)。可选择在手足口病流行高峰前(1月)开始接种疫苗。手足口病疫苗属于二类疫苗,需要自费接种,接种前可先咨询附近的接种门诊。

2023-04-13 1 1 济源日报 c_96081.html 1 防治手足口病学龄前儿童家长须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