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回头客,没有用户黏性,没有市场口碑。更重要的是,雇托排队有着极大的法律风险,而且不难被戳穿,一经查实,商家必将付出法律代价,信誉也将损失殆尽
网红餐饮“鬼包子”竟然雇托排队,将卖出去的包子回收后再次对外销售。事情缘于重庆消费者叶女士的一次细心观察,接到投诉后,重庆市璧山区市场监管局前往现场调查核实,责令商家退还叶女士购买包子的费用36元并赔偿500元,并对商家作出罚款6000元的行政处罚。
摩肩接踵、人声鼎沸、大排长龙、产品爆卖、供不应求……类似的喧闹场景,近年来在各地网红餐饮店频频上演。早就有人指出个中玄机——那些排在队伍中的人,很多都是商家花钱雇来的托,甚至其中大部分是托,小部分是被忽悠来的真正消费者,不然,那些口味一般却贵得要死的食品饮料,何以能一夜爆红?何以能吸引那么多消费者前来捧场?话虽如此,但毕竟属于合理猜测。现在,证据终于有了,果真有商家雇托排队制造虚假人气,利用部分消费者的盲从、好奇、凑热闹心理赚取不义之财,而消费者购买的所谓爆款食品饮料,很可能是托退回去重新出售的二手货,想想都觉得膈应。
商家雇托排队,不仅是一种不道德行为,而且是一种违法行为。根据《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第六条:“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信息应当真实、全面、准确,不得有下列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宣传行为:……(四)采用虚构交易、虚标成交量、虚假评论或者雇佣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销售诱导。”本案中,“鬼包子”雇托排队不仅属于“虚构交易”和“虚标成交量”,而且制造了虚假人气,属于变相的“虚假评论”。因此,商家雇托排队属于典型的消费欺诈行为,为法律所不允许,“鬼包子”因此被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处以6000元罚款,完全是咎由自取。
餐饮行业竞争激烈,尤其是经过三年疫情冲击,很多餐饮企业经营困难、活着不易,想方设法创新营销、吸引人气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不能忘了诚信经营这个根本,更不能忘了尊重消费者权益这个根本。雇托排队从一开始就是奔着忽悠消费者去的,这种带着明显恶意的“剑走偏锋”,最终砍伤的只会是商家自己——雇托排队也许能制造一时的虚假人气,也许能让商家一时赚得不义之财,但消费者不是傻子,口味一般却贵得要死的食品饮料,再怎么走红也只能是昙花一现,没有回头客,没有用户黏性,没有市场口碑。更重要的是,雇托排队有着极大的法律风险,而且不难被戳穿,一经查实,商家必将付出法律代价,信誉也将损失殆尽。
“鬼包子”雇托排队受处罚,无疑给其他网红店敲响了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