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建设中国白银城,打造线上白银商城,济源不断做强做大全国最大的白银生产基地,推进白银产业由原材料生产、销售向精深加工转变、向下游延伸、向高端进军。昔日“论吨售”的银锭变身为“论克卖”的饰品。
济源还谋划实施了钢产品深加工产业园、纳米材料产业园等重大产业转型升级项目,豫光再生铅资源循环利用及高效清洁生产技改、济钢特殊钢精品线材和棒材、铂固紧固件、富士康智能园区、清水源智能制造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用,有色、钢铁、化工等优势产业集群加快形成,新材料、电子信息、食品饮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迅速发展壮大。
现代服务业是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新引擎”。通过大力培育,近年,济源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约20亿元,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从“十二五”末的28.7%提高到现在的36.2%。现代服务业内部结构渐趋合理、竞争能力逐步增强,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和吸纳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
现代服务业开发区柿通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内,中通、圆通、极兔、丰网等快递物流车辆很多,每天进出口单量达10万单。随着现代物流产业园的加快建设,济源物流配送体系逐渐完善,物流产业集群快速壮大。
秋高气爽,旅游再次“升温”。走进王屋老街,文创产品极具魅力、特色小吃琳琅满目……济源用心打造了王屋老街、小有洞天、“那些年”小镇、冰雪运动健身馆等一批民宿、游览、体验项目,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旅游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中秋假期,大峪镇山区风景秀美如画,乡村休闲旅游迎来了一拨拨游客。
充分发挥农村资源禀赋优势,济源坚持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乡村旅游、农业招商引资“三篇文章”一起做,不断加快开发乡村旅游产品,促进乡村旅游产业蓬勃发展,构建起了“一路一景、一路一特色”的乡村旅游发展新格局。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已经形成,乡村振兴成效越发彰显。
注重文化传承
守护黄河济水历史文化根脉
黄河、济水,在济源境内培育了厚重的历史文化。
为大力保护传承黄河文化、济水文化,济源主动融入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实施黄河文化旅游精品工程,以此不断擦亮黄河名片,讲好黄河故事,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典范区。
做好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三篇文章”。济源大力保护黄河文化遗产,挖掘黄河文化内涵,并深入挖掘愚公移山精神文化、济水文化等特色历史文化,打造了一批具有济源特色的黄河文化品牌。济渎庙、阳台宫、奉仙观、柴庄遗址、庙街遗址等重要文化遗产和黄河船工号子、王屋琴书、邵原神话群、愚公移山传说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断加强。
与此同时,济源大力弘扬愚公移山精神,深入挖掘愚公移山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愚公移山干部学院新校区建成投用,成为省内外党员干部学习愚公移山精神、领悟初心使命的优质平台。济源大力实施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全力以赴落实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以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抓手谋划了一批重点文化项目,文旅文创融合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大河奔腾不息,历史车轮滚滚。济源人民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抢抓国家战略实施重大历史机遇,凝聚力量、激流勇进,奋力建设创新型高品质现代化示范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济源,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