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文娱

主流影视创作“青春焕发”

电视剧《山海情》海报

时代出卷,青春作答,主流影视创作正“青春焕发”。《觉醒年代》《山海情》《奇迹·笨小孩》等一大批主流影视作品着力于呈现青年群体、叙述青春故事,表现青年与时代的重要命题,赢得了大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的认可。接下来,主流影视创作如何以更加富有感染力的青春故事持续吸引青年这一主力消费人群,引人深思。这不仅是一个创作实践问题,还涉及主流价值观的传播与引领。

让历史与时代建立强链接,拓展作品与青年群体的对话空间

视听艺术文本可以简单划分为两类,一类可归入与现实关联不强的纯虚构作品,如玄幻、魔幻题材的影视剧;另一类是基于历史或现实创作的作品。如果说年轻观众对第一类作品的喜欢主要源于对猎奇心理、虚幻想象的满足,那么第二类作品要想俘获年轻观众,创作的关键则在于与时代建立强链接,拓展作品与青年群体的对话空间。

一方面,在题材处理上,让革命历史年代的“青春”与当下时代的“青春”对话。对于革命历史题材剧而言,选取历史人物的青年时期作为重点表现对象,往往更能吸引年轻观众的关注。这是因为年龄相仿让观众和剧作所表现的历史人物处于相近的人生阶段,从而让观众产生更强的代入感。无论是之前的《恰同学少年》《我们的法兰西岁月》,还是近来的《1921》《觉醒年代》《跨过鸭绿江》《数风流人物》,剧中的主要人物是阳光青年。与当下的青年观众一样,他们拥有年轻的面孔,经历着类似的成长阵痛,在迷茫之后找到了坚守的方向。两个身处不同时代的“青春”通过屏幕相遇、对话,让人清晰地感受到当年那些青年革命者的坚定意志,真正领悟到今日的和平幸福与昔日的苦难牺牲之间的关联。

另一方面,在叙事方式上,让历史事件发生的“时代”与当今这个“时代”对话。立足当下,重新审视、解读历史事件发生的那个时代。创作者不能机械地再现历史原貌、重返历史现场,应遵循“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通过真实的情节、丰富的细节和丰满的人物,讲述对当下具有借鉴意义的历史故事。时代是出卷人,青年是答卷人。尽管不同时代的考卷不一样,但青年赶考的艰辛与付出都值得礼赞。只有将历史表达与现实关联贯通,回答昨天与今天的关系,才能理解“时代”的深刻内涵。比如,网络电影《以青春之名》塑造了共青团建立百年时空里不同年代、不同领域的青年奋斗者群像,具象化呈现了不同个体的“我”与时代、国家密不可分的关系。影视作品中不同时代的使命召唤与青年想象,形成了一种“召唤结构”,激发年轻观众思考自身的使命与担当。

将家国情怀转换为场景化、可感知的情感

影视作品对历史和现实事件(人物)的诠释与表达,如果能契合当下观众特定的审美偏好和情感需求,就能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创作要与年轻观众对话。作品符号体系的核心是塑造人物,而凸显人物特质的关键在于性格与情感。当代青年成长于网络时代,他们能够接受纯粹虚拟的人物,却难以认同脱离历史或现实逻辑的脸谱化人物。简而言之,将人物形象塑造得真实、立体、不悬浮,是历史和现实题材影视作品激发年轻观众情感共鸣的先决条件。

一方面,人物塑造须遵循历史唯物主义,在确保基本史实或事实准确的基础上,进行适当艺术化处理。观众主要结合日常生活经验来判断人物是否具有感染力。首先,关于历史、伟人、英雄的叙事越符合时代语境,人物越可近,也就越可信。其次,人是具体的个体,符合逻辑与常识的人未必是完美的,个性化创造有时更利于塑造典型人物。第三,人物的行为动机是判断“真实”的重要标准,因此不能脱离观众对人物生活场景的理解。比如,《觉醒年代》中的革命者均是中青年人,这些“播火者”之所以能被观众深深记住,是因为他们性格分明、形象饱满,展现出为信仰赴汤蹈火的坚定果敢。李大钊“憨实”,陈独秀“傲骄”。知识分子的桀骜不驯,不仅没有掩盖他们的光芒,反而让观众觉得他们更真实、可爱。

另一方面,塑造可近、可信和可爱的青年形象,是为了与观众共情。主流影视作品中的情感表达是层次丰富的交响曲,能否处理好情怀、情感与情绪三者之间的关系,关系到观众能否产生“代入感”。宏大的家国情怀可以转换为场景化、可感知的情感,甚至小情绪,细微之处更能让人“破防”。事实上,小情绪的表达既考验创作者在编创剧本时的细节构思,又考验演员的表演功底。正是在人物真实、细节精准、表演传神的基础上产生的共情效应,让《山海情》大获成功。扶贫干部马得福在剧中没有一句脱贫致富的宣言,也没有一句深情告白。演员对细节的捕捉、对情绪的演绎,深深地打动了观众。显然,这得益于演员深入体验生活,真情投入角色后,与观众产生共情。

着力表现中国青年在青春赛道上奋力奔跑的故事

如果说类型杂糅、符号创新是作品的外在之新,那么近年来主流影视青春书写的内在之新则落脚在不断回应和思考“青年与时代”的重要命题上。青春不等同于甜宠、伤痛,主流影视的青春书写将青春成长与时代命题有机结合,在个体表达与价值引领之间达到平衡,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呼应了时代及社会变迁,让青春叙事汇聚主流价值元素,启发当下青年观众,彰显了作品积极的价值理念与精神力量。

作品的价值内涵与精神高度是衡量影视作品中青春书写成色的重要标尺。每一代青年都身处特定的青春赛道,但每一代青年解答时代之问时都会面对相同的命题。《白毛女》《永不消逝的电波》《青春之歌》《红色娘子军》《英雄儿女》等之所以被称为红色经典,是因为它们对信仰、理想、个体与集体的关系这一问题的回答永不过时。虽然现在时代不同了,但对奉献牺牲、艰苦奋斗的讴歌仍是影视创作一以贯之的永恒主题。比如,电视剧《大山的女儿》以时代楷模黄文秀为人物原型,以真实的驻村日记为素材,将现实主义精神与浪漫主义情怀相结合,再现了黄文秀平凡而又非凡的人生历程,令无数大学生观众泪目,唱响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回望历史,观照现实,优秀主流影视作品留下的是一代代青年为国家民族奉献牺牲、奋力奔跑的身影。

正是基于对意义的追问,主流影视剧中的青年形象,无论身处战争年代还是生活在和平岁月,与他们对应的都是信仰、热血、爱国、责任、奉献、勇敢、执着等积极正面的关键词。跨越时空的青年对话,激情化的个体询唤与主流话语的巧妙结合,为现实题材影视剧创作开辟了新路径。在中国梦的统摄之下,青年无疑是这场历史接力赛中最积极、最富生机、最应当有所作为的力量。无论是抒写普通家庭悲欢离合的《平凡的世界》《人世间》,还是反映改革先行者求索的《大江大河》,抑或是展现乡村建设新图景的《幸福到万家》,都可以看到青年人面对现实挫折与压力时的观念转变、理想坚守、不懈奋斗。个体成长与时代变革、国家命运相连。他们的创新胆识、创业精神,为当代青年提供了人生坐标。

习近平总书记4月25日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勉励广大青年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优秀主流影视作品对青年群体的新书写,既表达了新时代的主流价值观,也得到了大众认可。影视创作在价值观、艺术性与商业化三个维度上的融合,不啻为艺术创新与文化自信的成功实践。在跨时代的青春对话中书写青春、与当代青年产生情感共鸣,助力青春与时代的双向奔赴,为今后的影视创作指明了方向。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创作者应着力展现中国青年心中有光、肩上有责的形象,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书写精彩故事。(顾亚奇)

2022-09-15 1 1 济源日报 c_88459.html 1 主流影视创作“青春焕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