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赵,今天要更新黑板报了,又得辛苦您了。”8月2日,承留镇承留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工作人员孔雷战向78岁的赵家振递过来一盒粉笔。“不用管了,交给我你就放心吧。”赵家振笑呵呵地接过粉笔。
“我计划先写上我们村8月份的重点工作,再写上‘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的宣传标语。”赵家振在黑板前比划着。
赵家振是一名退休教师。退休后他积极加入市老干部书画协会,学习书画。“书画艺术算是我的一项技能,村里人知道我会写写画画后,只要他们家里有啥需要写的都来找我。”赵家振说。
“老赵从来没有推辞过,无论红事、白事,他都乐于帮忙。”孔雷战在一旁说。
“我家孩子结婚的对联都是老赵写的,写得特别好。”村民赵喜才说。
赵家振不仅在红白事写对联,每逢春节,他几乎包了半个村的春联。“都是义务写的,有时候还要倒贴红纸,一写就是几十年。”赵家振说起来显得轻松随意。
据了解,赵家振属“三代教育世家”,三个子女现在有两个是教师,良好的家风家训影响着邻里。今年,他家被评为“星级文明户”。
如今,赵家振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当成了第二个家,只要一有空就来到这里,和村里的书画爱好者交流;出黑板报,向群众宣传党和国家的好政策,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歌颂“古贤”、引进“今贤”、培育“新贤”,传承乡贤文化,深入推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为乡村振兴发展凝聚力量。用这形容承留镇花石村极为贴切。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