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觉得“真空包装”就可以保障食品安全,“真空包装,就不容易坏了”。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真空包装无法抑制“厌氧菌”
真空包装是一种“气调保鲜”工艺,可以消除食物中的氧气。
食物的变质跟氧气密切相关。一方面,油脂在有氧环境中发生氧化,会产生“哈喇味”;另一方面,食物中的好氧细菌会生长起来,导致食物的“腐坏”,变酸、变臭、变黏。通过抽真空清除了氧气,油脂氧化就被抑制了,好氧细菌的生长也被抑制了,食物就可以更长时间地保持“不变”的状态。
但是,这个“不变”只是视觉和嗅觉方面的。有空气的时候,好氧菌能够蓬勃生长,厌氧菌被抑制了;抽真空之后,好氧菌被抑制了,厌氧菌则如鱼得水。
厌氧菌的生长并不会让食物出现变酸、变臭、变黏,但却能够悄悄地产生毒素。其中最重要的是肉毒梭状芽孢杆菌,也就是“肉毒杆菌”。肉毒杆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本身危害并不大,也不算顽强,通常的烹饪条件足以杀灭它们。
肉毒杆菌的可怕之处在于能够形成芽孢。芽孢很顽强,在100摄氏度的条件下,要5个小时才能将芽孢杀死。一旦等到条件适合,它们就能够生长起来。生长起来后,它们能够产生肉毒素。肉毒素是毒性较强的生物毒素之一。
常温保存真空包装食物也许只是“看起来没坏”
由于一般的烹饪能够杀灭肉毒杆菌,但不能杀死芽孢,所以做熟的食物中可能存在着肉毒杆菌的芽孢。
这时候,如果你把它们直接吃掉了,那这些芽孢并不会产生问题;如果把它们放在冰箱里,因为低温,这些芽孢并不会生长起来产生毒素;如果把它放在室温下,因为有氧气,这些芽孢也不会生长起来产生毒素。
但是,如果把它们抽真空放在常温下,这些芽孢会长成肉毒杆菌分泌毒素,而其他细菌不会生长,所以食物“看起来没坏”。如果吃了,轻则头晕、无力、视物模糊,重则进ICU,甚至危及生命。
真空包装“私房美食”有风险
肉毒杆菌广泛存在,肉毒素也很毒,但实际的中毒案例并不多。原因在于,一般人在家做饭或者在餐厅食堂吃饭,多数都是现制现吃,不会给肉毒杆菌空间;而工业生产中只要遵守规范或者采用一定的加工工艺,也不难避免。
而在许多“私房美食”“农家美食”“✕婆婆地方美食”等小店中,并不满足上面的任何一种工艺。这些食物,如果是现做现吃,或者摆个摊买回去就吃,也不会出现肉毒素——有氧条件下的变质,很容易出现不良的气味和口感,不严重的变质中招了之后一般也就是呕吐、腹泻而已。而如果把熟食进行真空包装,再通过物流发送,就符合了“常温、无氧、无防腐剂”的肉毒杆菌发作条件——是不是会中招,就只能交给运气了。
综上所述,抽真空之后,更需要进行冷藏,否则安全风险就更高了。 (来源:《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