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驿站

往日情怀

红色情缘

范惠玲

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我,打小在“红色电影”的熏陶下,骨子里有着深深的红色情缘。对“红色电影”的感情尤其深刻。可以说,“红色电影”影响了我们这一代人。

我对“红色电影”的情感由来已久。幼年时,我居住的小县城驻扎着军队。每到周末晚上,部队操场上就放“露天电影”,全是“红色电影”。匆匆吃过晚饭,我就跟着哥哥和他的小伙伴们,步行20分钟左右到了“露天电影院”。一台放映机,一块银幕布,还有两个音箱。放电影的操场正中央是给部队官兵留着,我们只有在银幕前七八米的空间和周边找地方坐着,甚至站着等待放映。

“露天电影”开始了。人声鼎沸的热闹场面瞬时变得鸦雀无声,人们的目光齐刷刷地聚集到眼前的荧幕上。在正片开始前,先放映10分钟左右的短片“新闻简报”,主要内容是近期国家大事,然后再播放电影。记忆中,有《英雄儿女》《党的女儿》《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经典影片。

这些影片,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爱憎分明的种子,明白解放军、共产党是好人,国民党反动派、特务、汉奸是坏人。我们要做好人,不能当坏人。

散场了,人们如鸟雀般各回各家,同时怀着一份满足的心情进入了甜美的梦乡……儿时的记忆里,晚上能有一场电影看,就像过年一样激动兴奋。

上小学时,学校经常组织看“红色电影”。看完电影,老师要求写观后感。这样,红色情缘渐渐镌刻在我的心中,引导着我的人生之路。我时常被革命先辈为解放全中国的献身精神感动着,被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们鼓舞着。如《地道战》《地雷战》中中国人民和日本鬼子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鞭策着我,让我懂得了只有国家强大才不会被侵犯。还有《平原游击队》中的游击队队长李向阳是我们心中的偶像。他聪明勇敢、机智果断、大胆心细,带领游击队,将鬼子松井带的大部队打得落花流水。那时,同学之间最喜欢调侃的口头惮是:我是李向阳!你是松井,举起手来……

我们还喜欢唱电影中的主题曲。尽管当时许多红歌学校里没教过,但收音机、广播天天播放,电影院天天上映,耳熟能详,我们都会哼。像《闪闪红星》的主题曲,《红灯记》李玉和唱段,《智取威虎山》邵剑波唱段,我们都喜欢唱。可谓“红色歌典”流行大街小巷。

到了中学以后,电影院“红色电影”渐渐放映得少了,我爱上了红色书籍。每当我从《红日》《红岩》《铁道游击队》《青春之歌》等书中看到波澜壮阔的斗争形势,紧张激烈的冲突情节……我的心随之翻滚,是他们的牺牲换来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我们不能让战士们的血白流,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好好学习,将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后来,我又带着一腔报效祖国的热血走上工作岗位。“红色电影”故事中涌动的滚滚热血、澎湃的生命激情、高昂的革命理想、坚强的人生追求……仍深深地感动着我。工作上,我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积极要求进步,终于百炼成钢,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现在,退休后的我,想起“红色电影”难免就格外怀念。我常会在网上搜一些“红色电影”观看,重温一下革命历史,告诫自己不忘初心,坚定不移跟党走。“红色电影”是我的童年记忆,我的红色情缘,更是我的精神,左右着我们这一代人的人生。

2022-06-29 范惠玲 往日情怀 1 1 济源日报 c_86426.html 1 红色情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