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多数国人有一种故乡情结,我亦不例外。想念故乡,想念一个叫作老家的地方。那是一种记忆,一种斩不断、理还乱的乡愁。
那是一个静谧的小山村,一处农家老院,是我出生成长的地方。孩提时的愉悦时光,深深地烙在脑海中。无数次,梦回老家,总是想起杂乱的院子,古老的山神庙,硕大的核桃树,红澄澄的柿子树,弯弯流淌的小河,在树下乘凉的大爷大婶,还有互相追逐嬉戏的孩子们……麦田里的麦子该收割了,母亲到集市上买镰刀,磨镰,趁着早上太阳还不毒辣的时候,一大早就到地里忙碌,夜晚躺在廊下乘凉,慢慢睡去……彼时农村的生活场景历历在目,成为永远无法忘怀的记忆,成为难以被任何东西替代的幸福触觉。
每逢节假日,我便归心似箭,无心去游览名山大川,一心只渴望回到老家,渴望回到那个生我养我的故土。回老家的路,却总是那样漫长。不过,即便离家万里,回家也一定不会迷路。老家就像强大的磁场,无时无刻不在吸引我的回归,“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说的就是这种心情吧。
自从上了初中离家住校起,回家的次数就慢慢少了,毕业后定居他乡,老家更成了一个魂牵梦萦、日思夜想的地方,“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柯灵在《乡土情结》中写道:“人一旦离开乡土,就成了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每当心情不佳时,我总会想起老家,回到老家的院子里。老家就像善解人意的母亲,张开宽厚有力的臂膀,将远在他乡的游子拥入怀中,总能把一时的烦恼和不快都抛诸脑后,晚上睡觉也睡得特别香,特别踏实。“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置身老家老宅,头脑放空了,心胸敞开了,皮肤滋润了,神清气爽了,全身心放松,不思不想、不理不会,岁月静好、淡定安然,任时光在这恬静美好中流淌,任日子在这忙碌充实中度过,任生活在这身心愉悦中消遣。
近两年,受疫情影响,回家的次数更少了,也就愈发思念故乡,愈发渴望回到老家,因为那里有我最深爱的人,那里有我最熟悉的土地和庄稼。站在故乡的土地上,哪怕是一个不经意的人,一棵任意长在路边的杂草,都能指引我们回到童年,与其直观地说想家,倒不如说是思念那块养育我们成长的田地,一如海子诗中的“白杨树围住的/健康的麦地/健康的麦子/养我性命的麦子!”
没有老家的人生是不完美的,甚至是缺憾的,如同落叶找不到树根,浮萍找不到回家的路。没有老家的人生,体验不到出发的牵挂,也感悟不出归来的喜悦。没有老家的人生是一潭没有波澜的死水,觉悟不出风起日落的内涵。没有老家的生命曲线缺少动人的弧度,折射不出生命的光彩!
农村老家,生我养我的地方。不管身处何方,无论事业成败,无关荣辱兴衰,老家永远是最真的牵挂,最深的眷恋。老家的山水地貌,永远是游子心里最美最靓的风景;老家的父老亲情,永远是游子心中最牵肠挂肚的血脉浓情;高堂二老,永远是儿孙心中最真最大的尊者;老家,是终生难以割舍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