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体育

梅花香自苦寒来

——记获得“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集体”称号的中国轮椅冰壶队

3月12日,中国队选手孙玉龙、闫卓、张明亮、陈建新和王海涛(从左至右)在颁奖仪式上(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8日上午的人民大会堂大礼堂,气氛庄重而热烈,摄像机镜头照向会场一角,中国轮椅冰壶队队长王海涛正襟危坐,胸前是一朵醒目的红花,面前的桌上摆着一个沉甸甸的牌子,上面写着“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集体”。

在北京冬残奥会上,中国轮椅冰壶队蝉联冠军,中国代表团以18枚金牌、61枚奖牌分别在金牌榜和奖牌榜位居“双第一”。但在18枚金牌中,唯有这一枚被赋予了“卫冕”的意义。

四年前在平昌冬奥会上获得的那枚金牌,是中国轮椅冰壶队冬残奥会参赛史上的首枚金牌,也是首枚奖牌。王海涛、陈建新、刘微、王蒙、张强在领奖台上携手举起双臂,笑容灿烂,随着快门声被定格在中国残疾人体育奥运史上浓墨重彩的一页里。

与中国残疾人冬季运动一样,这支队伍还很年轻,2007年刚刚组队。最初的训练条件达不到要求,队伍只能与其他健全人队伍共用场地,有时训练结束已是深夜。无障碍设施尚不健全,教练有时需要抱着队员们上下楼……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2014年,中国轮椅冰壶队在索契跻身四强,创造了当时中国代表团的最好成绩。2018年,中国轮椅冰壶队平昌夺冠。2019年,中国轮椅冰壶队在世锦赛上摘金,实现该领域大满贯。十年磨一剑,一支“王者之师”悄然诞生。

这十年,是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尤其是残疾人冬季体育运动快速发展的十年。随着北京张家口申办冬残奥会成功,全国的无障碍环境建设大力推进。在北京,国家残疾人冰上运动比赛训练馆拔地而起,抹弧处理的墙面阳角、无高差全平面设计的地面……队员张明亮说,这是“最好的一份礼物”。

训练馆内,墙上的一条横幅格外引人注目。“平昌夺冠已成历史,从零开始奔向北京”。

张明亮是2019年世锦赛夺金时的冠军队成员。张明亮、闫卓、孙玉龙、王海涛、陈建新,组成北京冬残奥会中国轮椅冰壶队的参赛阵容。为了横幅上的这16个字,大家从五湖四海来到同一块冰面上。

训练条件今非昔比,队员们对自己的要求十分严格。北京姑娘闫卓是队伍里唯一的女队员,她在2017年才加入队伍。接触项目相对较晚的她为了增加训练时间,经常控制饮水量,以减少去洗手间的次数。2月2日,大年初二,北京冬奥会首个开赛的项目冰壶在“冰立方”拉开帷幕。中国轮椅冰壶队的虎年首训也在这一天开始。

30天后,冬残奥会开幕,中国轮椅冰壶队开启卫冕之路。

开幕式上,倒计时以掷冰壶的形式呈现,陈建新和教练岳清爽分别代表全体参赛运动员、全体教练员及官员宣誓。这是肯定,也是厚望。带着压力,中国轮椅冰壶队前两场先后不敌加拿大队和瑞典队。

两场比赛后,岳清爽让队员们回去躺半个小时,找找比赛的感觉。替补队员孙玉龙给大家唱了一首《向天再借五百年》,豪情壮志涌上队员们的心头。

随后,从战胜爱沙尼亚队开始,中国轮椅冰壶队渐入佳境。虽然循环赛对阵挪威队时一度落后,但本届冬残奥会屡屡投出“神仙球”的王海涛一掷定乾坤绝杀对手。

“我觉得中国轮椅冰壶队的精神就是不放弃。在对阵挪威队的最后一壶时,大家都拼尽全力。”王海涛说。

循环赛阶段,中国轮椅冰壶队以八连胜收官,最终排名第一,晋级四强。该阶段,中国轮椅冰壶队的成功率为70.8%,二垒张明亮和三垒陈建新是所在位置投壶成功率最高的队员。

半决赛再战加拿大队,中国轮椅冰壶队以9∶5的成绩获胜,闯进决赛。决赛再战瑞典队,中国轮椅冰壶队在第五局、第七局分别拿到4分和3分,奠定胜局。最终,对手选择放弃比赛,中国轮椅冰壶队以8∶3的成绩夺冠。

第一时间,岳清爽冲上冰面,跟队员们挨个拥抱。伴随着《歌唱祖国》音乐响起,五星红旗在“冰立方”内舞动,中国轮椅冰壶队的队员们连续两次登上冬残奥会的最高领奖台。

北京冬残奥会过后,不知道训练馆墙上的横幅内容是否会更换。可以肯定的是,这支队伍已经将眼光瞄准了下届、下下届冬残奥会。

“在以后的训练和比赛中,我们要做得更好。我们要更加努力,不辜负国家对我们的培养。”接受采访时,王海涛如是说,“只要国家队需要,只要我的技术过硬,我就会一直打下去。”

你永远可以相信中国轮椅冰壶队的背后,是“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的坚守。

新华社北京4月9日电

2022-04-12 ——记获得“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集体”称号的中国轮椅冰壶队 1 1 济源日报 c_81866.html 1 梅花香自苦寒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