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市第一幼儿园将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涵融入园本课程,在挖掘本土特色、坚持品格教育、培养新时代儿童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努力创新。
学校作为愚公故里的省级示范幼儿园,自主研发了“小愚公”园本课程。“小愚公”园本课程,分别以“愚公家乡情”“我是小愚公”为主题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在“愚公家乡情”主题活动中,幼儿园首先以愚公移山的故事为引入点,在幼儿一日生活、游戏、集体教学中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围绕“愚公是谁?”“愚公精神是什么?”“说说愚公家乡新面貌”“家乡的名山、名吃、名人有哪些?”四个环节层层递进、有序展开,以传承愚公移山精神为主线,将学习认识家乡的建筑、民谣、饮食、特产、风俗、故事等融入幼儿五大领域教学目标,从而将愚公移山精神逐步内化为幼儿园精神的灵魂,并运用这一精神推进园所的深度发展,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一、在趣味横生的语言活动中认识“老愚公”
在“愚公是谁”环节中,教师利用绘本、儿歌、舞台剧,开展了一系列生动有趣的语言活动。在小班,孩子们通过阅读绘本,初步了解和学习《愚公移山》的故事;中班幼儿则通过儿歌和民谣,进一步感知故事的内涵;在大班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讨论、合作编排完成新版《愚公移山》舞台剧。这样根据幼儿不同年龄特点进行的语言教学活动,使各年龄段的幼儿都能积极参与主题活动,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科学、有效地提升。
二、在自强自信的锤炼中感悟愚公精神
在“愚公精神是什么”环节中,幼儿园通过各班进行的教学活动以及周一国旗下演讲、幼儿园体能及自理能力大赛等,让幼儿多方位、深层次地了解愚公精神的内涵。在“愚公家乡情”主题月第一周的升旗仪式上,大班的教师和孩子们共同带来了题为《愚公移山的启示》的精彩演讲,向全体师生传递了不怕困难、艰苦奋斗、久久为功的精神;在“愚公家乡好宝宝,自信自强我最棒”幼儿体能及自理能力大赛活动中,孩子们以比赛的形式展示了自己的自理能力和体能素质,在游戏中锤炼不叫苦、不怕累的精神品质。同时,此项活动也促进了幼儿健康领域目标的实现。
三、在社会实践中树立小主人翁意识
在“说说愚公家乡新面貌”环节,紧贴《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的“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建立初步的归属感”的教育目标与建议,通过多媒体教学活动和家庭亲子活动,让幼儿在课堂活动和户外真实的体验中去认识自己的家乡,观察家乡的变化。随后,教师以《如何为家乡做贡献》为题,组织幼儿展开讨论,促进幼儿思考,引导幼儿懂得“为家乡做贡献要从身边小事做起”的道理。如捡起一片废纸、不乱扔垃圾、走路不闯红灯等遵守基本道德规范的行为,就是在为家乡做贡献;努力学习本领,尊重社会中的不同职业,同样是在为家乡做贡献。孩子们在活动中增强了使命感,树立了牢固的小主人翁意识。
四、在美和创作中认识可爱的家乡
在“家乡的名山、名吃、名人有哪些”环节中,教师首先带领幼儿认识家乡的名山名景——王屋山、九里沟、五龙口等,随后在延伸活动中组织幼儿进行艺术创作,引导幼儿用国画画出自己心中的家乡美景,在水墨挥洒间感受家乡山水的诗意与美。
除此之外,在认识家乡的美食环节中,教师设计了一系列的家乡美食进课堂活动,如带领幼儿制作鸡蛋不翻儿等食物,让孩子了解济源的美食及这些美食与地域之间的关系,直接的味觉体验加深了幼儿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在认识家乡的名人环节中,教师将聂政、卢仝等历史名人的生平趣事作为小故事讲给幼儿听。同时,幼儿还学习了济源当代的杰出人物。他们中,有中科院院士,也有社区民警,更有立足小事却做出不平凡贡献的一个个普通的济源人。孩子们在学习中深受感动,纷纷表示,长大了要做像他们一样为祖国、为家乡做出贡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