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睡不着,白天睡不醒,成为最贴合都市人群的“睡眠画像”。随着人们对睡眠问题的关注,旋律平稳舒缓的睡眠音乐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睡眠障碍上。
睡眠障碍成为现代人的健康隐患
某研究机构的报告显示,大量人群面临睡眠障碍问题,睡眠障碍已成为现代人不可忽视的健康隐患。随着人们对该问题的关注,市面上出现各类助眠产品。《2020年中国睡眠经济报告》显示,2020年睡眠相关行业的市场规模超过4000亿元。预计2030年,睡眠相关行业的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目前,市面上的“助眠”产品众多,涉及智能电子产品、香薰用品等。助眠音乐作为缓解睡眠障碍的一种方式,受到很多人的欢迎。
蜻蜓FM发布的《睡眠音乐研究白皮书》显示,近四分之三的人群存在睡眠问题,比如睡眠时间不足、容易做噩梦或惊醒、入眠困难等。其中,睡眠时间不足8小时的人占比约为76.5%。
“95后”秉承着“越夜越精彩”的生活理念,凌晨后才放下电子产品。不过,“90后”“80后”已经开启了养生之路,凌晨前入睡的比例呈上升趋势。
57%的失眠人群听助眠音乐入睡
追不完的热搜、刷不完的题库……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有各自失眠的原因。短视频的视觉刺激成为全年龄段人群的头号睡眠杀手。相较于“00后”和“90后”,“80后”失眠的原因主要是完不成的KPI和还不完的花呗。生计压力成为挡在人到中年和倒头就睡之间难以撼动的障碍。
面临失眠问题时,相比睡前冥想、泡脚养生、适量运动等改善睡眠的方式,听助眠音乐成为失眠人的睡前新选择。调查显示,“00后”更喜欢借助睡前冥想让自己顺利入睡;“90后”悄然加入了养生大军,睡前泡脚缓解失眠的人数达到22.3%。与此同时,28.9%的“80后”通过夜跑等适量运动的方式来提高睡眠质量。另外,57%的人会选择听助眠音乐入睡。
助眠音乐具有“平稳性”的特点
音乐还有“遮蔽作用”,即适量的音乐能够帮助阻隔其他噪声,以声屏声,用舒适的音调达到助眠的效果。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音乐叫“助眠音乐”。助眠音乐有助于解决睡眠问题、提高睡眠质量,在创作手法和音乐风格方面别具一格。在音乐结构方面,助眠音乐具有“平稳性”的特点,即作品表达的情绪、旋律、节奏相对平稳,不易形成“洗脑”的记忆。
轻音乐和部分古典乐适合作为助眠音乐。据了解,轻音乐最受失眠人群欢迎。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