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是名交警,周末一起健身时,说值勤时看到的一幕,让他感到既气愤又很暖心。
前天,他在路口值勤。一辆黑色的小汽车停在路口等候绿灯。这时候,司机整理起了车里卫生,顺手就把清理出来的垃圾扔到了车窗外,而且一连扔了三次。一辆白色的汽车停在后面。没有想到的是,后车司机的举动,一下子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后车的司机是一位穿白色上衣的姑娘。她推开车门下了车,把前车司机扔下的垃圾一一捡了起来,放进手中的塑料袋,拎进了自己的车内。绿灯亮了,两辆汽车很快消失在车流中。
朋友说,眼前的一幕让他十分感慨。同样是司机,一个顺手扔垃圾,另一个则捡起别人扔下的垃圾。举动虽然不太起眼,但是让人们看到了天差地别的素养。前车司机丢掉的不仅是垃圾,更是基本的公德。而后车这位美丽的姑娘,捡起的不仅是垃圾,她的举动高出了基本的文明素养,让人敬佩。
朋友富有画面感的话,也让我想起了前些天下班回家途中,在路口看到的温馨一幕。当时正下着中雨,一位老人站在一个出租车停靠点,似乎在等车。一辆黑色奔驰车在路过这个停靠点时,并没有迅速通过,反而缓缓停了下来。一名中年司机下车后,把手里的折叠雨伞缓缓打开,递到老人的手中。老人一愣,连忙推开,说:“我不用,下着大雨,你赶紧走吧。”司机说:“我有车,这雨下大了,赶快用雨伞挡雨吧,别淋病了。”
老人的衣服快被淋透了,似乎还有点发抖。看到司机诚心送伞,一边说着谢谢,一边接过了雨伞。司机想请老人上车,但老人说前边不远就到家了,不用送了。在老人的坚持下,司机才回到车里。虽然停留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司机的头发和衣服被淋湿了大半。
我静静地停在后面,享受着这被雨水湿润的瞬间。
晚上,接到一个战友的电话,聊天时,无意中得知,他的邻居屠婆婆,被人亲切地称为“婆婆拍客”,是市里的名人了。70多岁的屠婆婆,每天都会乘坐公交车出门办事。一天,屠婆婆和往常一样上了公交车,一个姑娘主动让座。屠婆婆看她一手提东西,一手操作手机,便提出了拍照留念的想法。姑娘几次推辞,最终还是答应了。于是,屠婆婆就拍下了让座人的第一张笑脸。此后,屠婆婆一共拍下了63张让座人的照片。她把这些照片存到电脑里,给文件夹起名“让座人”。屠婆婆半年拍下63张让座人笑脸一事迅速走红,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不久,这一张张笑脸便上了报纸和央视。
一名临近毕业的女大学生让座的照片上报纸后,十分激动地说:“我快毕业了,现在正为找工作而发愁。屠婆婆的举动和那一张张笑脸,让我对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更有信心了。今后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都相信好人多,都要以微笑来面对生活。”的确,这一张张发自内心的笑脸,说明年轻人懂得礼让,老年人懂得感恩。这是人心善良的体现,也是社会风气向好向善的生动写照。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其实很简单,可能就是一个塑料袋,一把雨伞,一次次的微笑和礼让……这些渗透进日常生活中的小文明,虽是举手之劳,微不足道,但清澈见底,温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