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任传国、李长会等政协老领导和历届住济省政协委员、市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代表积极发言,回顾市政协40年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畅谈市政协事业发展的美好未来。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市委书记史秉锐向市政协成立40周年表示热烈祝贺,向政协委员和广大政协工作者致以诚挚问候,并就进一步做好新时代政协工作提出了殷切希望。在“我们爱相通情意相融,我们是亲密无间的弟兄……我们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我们同舟共济、携手前行……”主题曲《我们》的优美旋律中,“一家人”的情感和意识得到再次升华。
同日,“永远跟党走——庆祝济源市政协成立40周年书画摄影展”在示范区总工会职工之家开幕。本次书画摄影展紧紧围绕“颂扬党的丰功伟绩、讴歌祖国辉煌成就、展示政协担当作为”主题,收集了市政协委员近百幅书法、绘画、摄影作品,充分展示了40年来济源经济社会取得的巨大发展成就和济源政协的不平凡历程。入展作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题鲜明、格调高雅,充分展示了政协委员履职担当、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
守正创新赋动能
把人民政协制度坚持好,把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好,离不开发扬传统和守正创新的有机结合。市政协坚持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两条腿”走路,推动政协工作开新局、出新彩。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的新定位对政协理论研究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人民政协是什么、人民政协做什么、政协工作怎么做”,围绕这些事关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理论实践问题,市政协积极推进政协理论进党校。今年4月,市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李立社在愚公移山干部学院作报告,为基层党政领导干部准确把握人民政协性质定位,形成新时代推动政协事业发展合力打下坚实基础。市政协研究室聚焦专门协商机构性质定位,围绕发挥政协同心同向的政治优势、凝心聚力的团结优势、平等协商的民主优势、人才荟萃的智力优势、协调关系的功能优势、联系广泛的界别优势开展理论研究,为拓展人民政协基层实践探索新路子。
在深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市政协把拓展协商平台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动“两室两厅”建设,在市政协机关建设“委员讲习所”“玉川议事厅”,在镇(街道)建设“协商议事室”,由有影响力的委员牵头建设“委员会客厅”“委员工作室”,形成了“1+16+N”的履职平台工作格局,为政协工作有效覆盖统一战线各方面、深入政协组织各界别打下了坚实基础。其中,中国白银城“委员会客厅”在全国政协机关报——《人民政协报》举办的首届“优秀委员工作室(站)”评选中获得荣誉称号。镇(街道)“协商议事室”着眼于推动政协协商和基层协商的有效衔接,极大丰富了“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制度化实践,在基层治理中以协商增和谐、促善治、助发展等方面大有可为。
加强与各参加单位的联系和联合履职,是政协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少年心怀家国情。市政协办公室与示范区团委密切合作,突出青少年群体、贴近青少年需求,创新举办了两期青春“政”好、“协”手同行——“明日委员进政协”活动暨青少年模拟提案征集活动,引导青少年有序参与政治生活,传递青少年“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共同心声,也为政协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播下了种子。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站在市政协成立40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回望来时路,开启新征程。一个个值得铭记的时间坐标,是市政协一路走来的铿锵足音;一场场丰富多彩的履职活动,是市政协迈向未来的有力步伐。成绩属于过往,奋斗赢得未来。当前,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绘就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济源的宏伟蓝图,更加需要政协聚力奋进、凝心添彩。全市政协系统和政协工作者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导,锚定目标、躬身入局、真抓实干、奋斗以成,努力干出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的新样子,为高质量高水平建设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济源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政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