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驿站

家有“顽童”

段抒宏

奶奶八十有余,活得跟春天一样灿烂明媚。都说人如其名,奶奶虽名叫郜玉花,可我偏偏不这样认为。奶奶有一双豆眼,小小嘴,稀疏的眉毛和浓密的白发形成鲜明的对比。她身材矮小,体态肥胖,却行如风坐似钟,斗大的字不识一个,却揣着别人代写的手缝电话本,麻溜地打电话。她骑起电动三轮车更是轮下生风,像“顽童”一样活力四射。

奶奶喜欢穿红戴绿,修改衣服。奶奶的每件衣服都要经过自己精心改良后才穿。在我看来,那只是从单纯的土到土得精致的过程。记得有一次,表哥专门从平遥古城给奶奶买了一箱手工绣花鞋。箱子打开的一瞬间,奶奶的神色先是满怀欣喜,拿出一双鞋子细细端详,尔后皱起眉头,并伸出那长满老茧的粗大手指来感受绣花鞋的质地,整个过程持续了10多分钟。奶奶终于不紧不慢地说:“我觉得这个鞋子的底儿太薄了,不耐穿。我回头再纳个鞋底儿。”对于这种“再创作”,我们似乎已经见怪不怪了。

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奶奶每天下午都会坐在院子里的太阳下,拿出她使用多年、里面装着各种针线珠串和细碎布料的小竹筐,戴上老花镜,眯缝着那双小豆豆眼,很自然地往手指上吐点唾沫,再往那根准备穿针的线头上蘸上一点。一会儿,线头就透过针孔穿过去了。奶奶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些许得意。接下来是重头戏——纳鞋底。只见在阳光的折射下,奶奶的表情时而喜悦时而狰狞,伴随着嘴角的用力,一双中西合璧的鞋子就纳好了!只见鞋身是刺绣花纹,十分典雅秀气,往下看,鞋底却是橡胶底。每每纳好一双鞋子,奶奶就会将两只鞋子合在一起,高高举起,对着阳光细细欣赏,边看边小声念叨:“你看看,你看看,这样多好。”

奶奶喜欢剪一些纸娃娃、小鞋子什么的。记得有一次,奶奶花了一下午的时间,从打浆糊到剪贴制作。终于,在我放学前,她做出了一排排摆放整齐的迷你小纸鞋。五彩斑斓的小鞋子,对于小时候的我来说,简直是“心动就要行动”。我趁着奶奶去厨房的工夫,二话不说,悄悄地把所有鞋子都试了个遍,最后发现没有一双鞋合乎我的脚。我越想越气,就把奶奶做的纸鞋子都揉成一团。奶奶从厨房出来,看到自己一下午的成果化为乌有,气不打一处来,拿起扫帚追着我满院子打。奈何我跑得太快,气得奶奶放下狠话:“我现在就打电话告诉你爸,让你爸揍你。长崩你啦!”结果可想而知,我自然少不了一顿皮肉之苦。

奶奶很爱美,喜欢赶时髦,自己的“坐骑”,从一开始的脚蹬三轮车,如今换成电动三轮。在柳絮纷飞的春天里,骑电动三轮车难免会眼睛难受。奶奶就想到一个既美观又实用的办法。她趁我不在家,翻箱倒柜找出我的游泳镜。又是那个熟悉的过程,坐在阳光下,戴着老花镜儿,一通操作。一个既防风又时髦的眼镜就此诞生。起初,我还不知道我的游泳镜哪儿去了,直到一次在回家的路上,看见骑着三轮车连闯两个红绿灯,风驰电掣的奶奶。我发现她的脸上好像戴着什么东西,定睛一看,那不是我的游泳镜嘛!只见我的粉色游泳眼镜,镜眶上镶嵌着“珍珠”,眼镜腿上还有塑料假睫毛,只是被牢牢地吸附在奶奶的眼眶上。奶奶好似一个技艺高超的“飞行员”。我和路人都看呆了。这时,奶奶看到了我,十分热情地朝我挥手,宛如领导巡视……

小时候,由于父母忙,奶奶有时候会帮我梳头,送我去学校。起初,我很喜欢让奶奶给我扎双马尾。因为奶奶扎的双马尾既光滑又好看。可是,直到一天,我发现正在帮我梳头发的奶奶“呸”的一声,往手上吐了一口唾沫,很自然地准备往我的秀发上涂抹时,我“腾”一下弹起,并躲开了。此后,我再也没敢让奶奶帮我扎头发。奶奶虽然时刻都想着自己,但是偶尔还是会心疼一下她的小孙女,比如给我做我从未见过的午饭——白米饭蘸白糖,蜂蜜炒白菜,还有那厚得可以抡死人的面片儿。每当这个时候,我就知道今天爸爸妈妈又没空管我吃饭了。 爱压弯了温暖的枝,让露水缓缓流进心田。岁月流逝,一转头,我似乎看见奶奶坐在阳光下,拿着衣服穿针走线。突然,她朝我叫道:“帮奶奶穿一下针线,奶奶看不见了。”那满脸的焦急,第一次深刻地映在我的眼中。如今,外出求学,久未归乡,思乡心切,更想念奶奶。我好像在暖阳下陪伴奶奶,听她不厌其烦的絮叨。那絮叨,是“老顽童”满满的爱。

2021-11-10 段抒宏 1 1 济源日报 c_75192.html 1 家有“顽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