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专版

智慧农业示范园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文/图 记者 牛曦阳

工人正在施工

日前,记者走进位于梨林镇后荣村的济源智慧农业蔬菜产业示范园项目建设现场,集中连片、规模宏大的智慧蔬菜温室大棚在阳光下泛着金光,远看像是以蓝天为幕勾勒出的疏密有度的几何图案。

现场机器轰鸣,工程车辆来回穿梭,工人紧张有序地忙碌着,到处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这些蔬菜大棚将配套建设智慧农业大数据中心,彰显出不同凡响的‘智慧范儿’!”梨林镇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常伟新介绍。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强调锚定“两个确保”战略,提出全面实施优势再造、数字化转型、乡村振兴等战略,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梨林板块”。实施好济源智慧农业蔬菜产业示范园项目,是梨林镇加快乡村产业振兴、落实带贫减贫机制、做大绿色蔬菜品牌的重要抓手。

“这3栋智慧玻璃温室大棚,采用最先进的荷兰模式,技术和规模在全国均处于领先地位。”施工现场技术负责人沈效东告诉记者,这些大棚采用先进的栽培管理技术和物联网控制技术,能够实时采集棚内的光照、温度、湿度等参数,实现了智能化、自动化的农业生产过程。

“除了这3栋目前行业内最先进的玻璃大棚,我们还建设了两栋能够同时栽种喜阴和喜阳蔬菜的多功能日光温室,还有22栋普通日光温室,这些日光温室全部达到行业最优标准。”沈效东边走边说。

该项目经理孙燕丰介绍,受汛期降雨影响,项目建设工期压缩,施工任务艰巨。为了按时交工,他们组织6组施工队交叉作业,抢抓工程进度,快速有序推进项目建设。“目前已完成了总工程量的75%。预计11月底具备种植条件,年前生产的蔬菜可上市销售。”孙燕丰说。

据介绍,济源智慧农业蔬菜产业示范园是示范区重点产业扶贫项目,总投资的3479万元全部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占地约190亩,预计每年产出蔬菜约185万公斤。

“项目之所以在梨林建设,是因为这里有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蔬菜产业基础以及良好的区位优势和生态优势。”示范区扶贫服务中心项目建设科负责人权素云介绍。

据了解,该项目由山东寿光蔬菜办提供技术支持,采取“EPC+O”模式,全面引进蔬菜生产农业龙头企业在运营、管理、销售等方面的经验。项目建成后由山东艾瑞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蔬菜产业龙头企业运营管理,保底收益用于增加邵原、大峪、下冶、梨林等镇的脱贫村和有带贫减贫机制脱贫户的非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梨林引导脱贫户积极参与园区建设,带动脱贫户及低收入群体增加收入。梨林镇党委委员、副镇长焦艳丰介绍,目前已吸纳14名脱贫户参与项目建设工作。

“在家门口就能把钱挣了,真是太好了!”从9月一直干到现在的脱贫户张备战,边擦玻璃上的泥点边告诉记者。

“这里将来会被打造成一个集种植示范、科普推广、休闲采摘等于一体的新型蔬菜产业示范园。”梨林镇党委书记于晓波表示,要通过这个项目引领济源蔬菜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科学化、绿色无害化方向发展,通过新技术、新品种、新管理的应用,全面提升济源蔬菜产业质量、档次和市场竞争力,同时带动蔬菜精深加工、交易市场、冷链物流、电商等新业态的发展,推动三产业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擦亮梨林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品牌,助力济源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区提档升级。

2021-11-09 文/图 记者 牛曦阳 1 1 济源日报 c_75117.html 1 智慧农业示范园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