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郭跃军 通讯员 陈建庄)近日,记者获悉,今年以来,示范区市场监管部门充分发挥市场监管职能作用,制定出台应对疫情、支持复工复产、促进市场主体持续健康发展相关措施。截至目前,济源示范区新注册市场主体6058户,市场主体总量达72000户,同比增长16.2%。
提高市场主体准入效率。市场监管局推进注册登记全程电子化登记改革,对重点项目、特殊人群登记采取专人指导、容缺办理等服务方式,压缩企业开办时间。为方便市场主体复工复产,济源示范区延长各类行政许可期限。
推行综合一体服务。市场监管局指导企业加强质量管理能力建设,引导鼓励企业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修订。今年以来,玉川有色金属产业集聚区国家级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正式通过国家标准委考核评估;济源获批国家级农业标准化试点1个、省级标准化试点3个。
优化市场主体发展环境。示范区组织开展水、电、燃气优惠价格降费政策落地情况专项检查,严查搭车收费、强制服务并收费等违法违规行为,先后为工商企业减免费用3000余万元,有效降低市场主体经营成本。市场监管局深入开展放心消费创建工作,组织发布消费警示提示,推广“外卖封签”“无接触配送”等。为解决市场主体融资难问题,市场监管局联合10家金融单位,签订政银战略合作协议,每年向小微企业提供26.3亿元意向性综合授信支持,今年已帮助5家企业获得知识产权质押融资3300万元。在开放共享平台方面,以非营利方式向企业开放实验室环境设施、检测仪器设备、技术标准信息、科研成果等市场监管科技资源,在线提供政策咨询、技术培训、远程诊断质量问题等技术服务,今年已累计为企业减免检验检测费用8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