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史方方)对广大生猪养殖户来说,利好政策又来了。记者从示范区相关部门了解到,根据《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加快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的通知》精神,示范区近日又制定了《2020~2022年生猪生产经营产业化项目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财政部门将连续三年每年统筹有关渠道安排500万奖补资金,促进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
《实施细则》对2020~2022年生猪生产经营产业化项目的资金来源、奖补对象、项目申报条件、奖补标准、实施步骤、资金拨付等进行了明确。
示范区农业农村局有关人员介绍,制定《实施细则》主要是为了提高生猪生产经营产业化水平,着眼长远转变方式促转型。奖补对象为示范区内2020~2022年新(扩)建5000头以上的高标准、全链条、产业化经营的养猪场。奖补标准为新(扩)建标准化猪舍(一层)每平方米奖补200元,立体猪舍(二层及以上)每平方米奖补300元;单场奖补最多不超过150万元。
《实施细则》明确,拟实施新(扩)建项目单位自愿申报,向所在镇提出申请,填写《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生猪生产经营产业化项目申请表》,经项目审核、项目公示、项目实施、项目验收且公示无异议后,按程序拨付奖补资金。
申报项目要达到三个建设标准:一是高标准,猪舍要采用砖混、钢构砖混或混凝土框架结构,配套节水装置、自动饲喂、机械通风、水帘降温等设施设备且安装到位,具备生产条件;整个场区配套建设生物安全防控设施;猪场应雨污分离,做到明沟排水、暗道集污,配套粪污处理设施和固液分离设备。二是全链条,围绕生猪养殖延伸上下游产业链条,做到猪种来源、饲料供应、接种疫苗可靠,饲养管理规范,生猪销售可追溯,形成猪种、饲料、疫苗、饲养、销售产业链条体系。三是产业化,以生猪产业为依托,发展以能源化、肥料化、有机农业种植为方向,建设与养殖规模相适应的生产场所和生产设施,有专业的畜牧技术人员,有完善的粪污处理设施,自主经营高效农业或配套有足够的粪污消纳土地,形成猪—沼—果(菜、粮),猪—肥—粮(草、料)等一体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