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菱形宝相花铜镜,直径14厘米,厚1.1厘米。
宝相花又称“宝仙花”“宝莲花”,是传统的吉祥纹样之一,盛行于隋唐时期。相传它是一种寓有“宝”“仙”之意的装饰图案。其纹饰的构成,一般以某种花卉(如牡丹、莲花)为主体,中间镶嵌着形状不同、大小和粗细有别的其他花叶,尤其在花蕊和花瓣基部,用圆珠作规则排列,像闪闪发光的宝珠,加以多层次退晕色,显得富丽、珍贵,故名“宝相花”。
在金银器、敦煌壁画、石刻、织物、刺绣等各个领域,常有宝相花纹样。
另一方面,唐代铜镜在造型上已突破了汉代的铜镜,如葵花镜、菱花镜、方亚形镜等。其图案除传统的瑞兽、鸟兽、画像、铭文等之外,还增加了表现西方题材的海兽葡萄纹、打马球纹等。
唐代铜镜以花为主的吉祥图案多自由豪放、清新活泼,表现了大唐帝国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 李鑫雨
博物馆的展品以其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而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在欣赏博物馆展品的同时,不仅可以获得文化生活的满足,还能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本版特开辟《博物馆之窗》,让人们在阅读报纸的同时,可以轻松便捷地欣赏博物馆展品,了解济源文物的文化内涵。欢迎对此专栏有兴趣的朋友留言,共同挖掘济源文物包含的历史和艺术信息。留言请发送至电子邮箱8369799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