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大葱品牌何以行稳致远

(上接第一版)

大峪镇镇长冯璐介绍,种植大葱切实解决了一些村尤其是贫困村脱贫增收问题,但是距离人们的期望值还有一段差距,说明大葱产业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他认为,寺郎腰大葱由畅销变滞销,从另一方面说明品牌价值还没有充分释放出来。

据冯璐介绍,大葱产业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自给自足阶段,这种传统观念亟待打破。目前,大峪镇正通过大美大峪创业孵化园,对特色农产品进行规范化包装,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他们还有意引导合作社与名店酒家等进行深层次合作,着力把“藏在深闺”的农特产品引向名店餐桌,给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

除大葱外,去年南瓜、萝卜、白菜、苹果等农产品也都不同程度遇到了滞销问题。济源农科院副院长、高级农艺师张庆社认为,农产品之所以滞销,说到底与产品的内涵和质量有很大关系。而要打破这个瓶颈,不仅需要注重规模化生产,还要着眼于改善品质、持续提升内在质量。比如可以发展富硒农产品,让产品不仅“特”而且“优”,真正让品牌亮起来,使人品尝之后真正忘不了。这样,即便是同类产品竞争,也可以做到优质优价,不愁销售。

对于社会关注的如何将山区农特产品做大做强问题,李进中倾向于认为,应在继续提升产品的知名度上做文章,加快推进智能化繁育、机械化种植、区域化布局等,进一步改善相关措施,减少成本投入。同时引导产业着眼长远发展,到更大的市场去锻炼,提高农特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只要不畏险阻,脚踏实地,一定能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记者 付卫东 张恒)

2020-01-10 1 1 济源日报 c_43185.html 1 大葱品牌何以行稳致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