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品鉴

《长亭送别》果盘:传唱的,是纯粹的爱情

文/图 烟丝

清同治粉彩《长亭送别》果盘

那是一对《长亭送别》大果盘,有20多厘米长,清同治粉彩的,一面画着张生、崔莺莺和红娘,另一面画着书童和老夫人。彩蝶翻飞,春花正好,老夫人端坐亭内。红马抬蹄将行,莺莺正给张生递酒,红娘捧着酒壶,看杯酒将尽。而他们身后长亭延绵,无穷无尽,恰似别后的思念绵绵无期。这样全美品的盘子,在市场上很少见了。

“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民窑粉彩虽然有点写意,但戏词里的一切情思全都在上面了。

盘子好,故事好,雪天围炉也正好。但所谓的美好只是自己的感觉,随便一句话就足以把自我陶醉的梦境打碎。“唉,自古都有不听话的孩子——这要是我家闺女,非把我气死不可。”其中一个朋友说。

那么,什么样的孩子才算乖孩子呢?

到单位,萍给看热门微博上的一个短视频。一个面目姣好的小女孩对着镜头说:“我要找一个帅的、有学问的、有钱的、有别墅、有房车的。如果住一个小破房,分手。我指定上他们家看看,是农村的我可不嫁——免谈,免谈。我可不上当!”镜头外,是家长“哧哧”的笑声。在这个视频里,有人看到人性,有人看到社会现象,而让不少人揪心的,是日益被污染的爱情。

身边有人,一面拿《长亭送别》果盘把玩,一面陶醉于《西厢记》婉转的唱腔,一面责骂莺莺。

少年时代去下冶,一个老乡指着始建于宋代的普救寺告诉我,《西厢记》的故事就源于此处。小镇上崔姓人家多,至今那里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唱戏不唱《西厢记》。我问为什么,老乡说,嫌丢老崔家的人。“待月西厢下,迎风半户开。扶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这么美好的画面在这里,是一个家族无期限的羞耻,是许多人茶余饭后的谈资。可以光大门楣的利益联姻让人艳羡,让族人脸面生光,而追求纯粹的爱情,有时却成了可耻的事情。封建礼教自有其道理,但绝不能成为关闭爱情自由的牢笼。

年龄越大,越知道纯粹的爱情不易得。一天夜里去学校给妞送东西,站在寒风里等在校门口,旁边早站着一个小男生。好一会儿才等到娃们下晚自习,家长和孩子们隔着大门说话递东西。小男生看对面跑过来一个小女生,问:“冷不冷?”小女生说:“不冷。”“那好,赶紧去睡吧。”说完,俩人相对挥挥手,各自走开。突然就忘了冷,心里涌出一种从未有过的冰消雪融的温暖。在许多时候,爱情都是功名利禄的敌人,我们一边歌唱着美好的爱情,一边在天平上计算着斗争中双方的得失。

赏古茶会结束,出门来,远山一片白。那份不顾一切、铺天盖地的纯洁,因为短暂,显得格外美好。

2020-01-10 文/图 烟丝 1 1 济源日报 c_43165.html 1 《长亭送别》果盘:传唱的,是纯粹的爱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