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今日要闻

践行新发展理念 共守绿水青山

记者 孔晨

12月23日,在下冶镇马岭村的山坡地上,记者放眼望去,一排排新建成的育林坑,成了冬日里最美的风景。作为沿黄生态涵养带项目,马岭村困难地造林项目已经接近尾声。

“目前一期整体工作已经结束,完成了侧柏等苗木的栽植。”示范区林业局造林绿化科副科长李伟波告诉记者,明年4月份之前,将会完成五角枫、榆树等苗木的栽植。

今年以来,在南太行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济源项目)实施过程中,示范区财政金融局主动作为、统筹安排,加大项目的资金支付力度,确保生态修复试点项目快速推进。

据了解,沿黄生态涵养带困难地造林作为生态修复试点项目,涉及下冶镇、大峪镇、邵原镇等地,总投资8800万元。项目完成后,将对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护等产生重要作用。项目的快速推进,得益于示范区财政金融局的资金支持。

“我们采取了成立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建立督导台账、印发工作专报等措施,确保项目快速推进。”示范区财政金融局综合科科长孔爱武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南太行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试点工程,是我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生动体现。南太行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试点工程总投资63亿元,涵盖山体修复、水生态修复、林草生态修复和土地质量修复等4类、60项重点工程,共需完成249个项目建设。由济源实施的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总投资68737万元,共14个项目。其中,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5个,土地整治与污染修复项目2个,水生态环境治理项目3个,生态系统保护项目4个。目前,所有项目进展顺利。

孔爱武告诉记者,目前,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沿黄生态涵养带等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争取如期完工。

2019-12-30 记者 孔晨 1 1 济源日报 c_42476.html 1 践行新发展理念 共守绿水青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