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今日要闻

让闲置资源都“活”起来

——看梨林如何盘活停产企业激发新动能

记者 付卫东 张恒

市场中,总有这样的相遇——

一方是长年闲置的资源:停产的厂房、荒芜的土地、废旧的车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另一方是四处奔忙的商家:为创业寻找更大的发展空间,希望能为自己的产业早日安个新家。如何将二者幸福牵手?近年,面对闲置的工业资源,梨林镇穿针引线,盘活停产企业,探索出一条新旧产能转化提升、资源对接利用的融合发展之路。

梨林又闻机杼声

“来到这里,我们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没膝的荒草。”今年春天,焦蕾第一次来到济源三友纺织有限公司,眼前的景象,印象深刻。此后,光打扫卫生,他们就花了半个月时间。

梨林镇,曾是济源纺织工业的骄傲。荣昌纺织有限公司在济源更是一枝独秀,令人向往。

时光却定格在2013年2月。因诸多因素和经营变故,由荣昌纺织改制而来的济源三友纺织有限公司,宣告破产。荣昌纺织,也慢慢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只留下破旧的设备和厂房。

转机就出现在今年。

欣天纺织,这家总部设在平顶山舞钢市的纺织企业,近年产销两旺,正大跨步发展。“我们希望找到一个新的发展空间,放下行囊,就能开动机器、投入生产。”身为欣天纺织有限公司负责人的焦蕾,言语中透出对发展的迫切。

梨林镇镇长于晓波也正是带着这样的目的前去洽谈。

“三友纺织厂房、设备闲置了这么多年,我们也希望能尽快引来客商,变废为宝!”发展对于晓波来说,同样不能等待。

二者一拍即合!关于旧厂房产权的转让、设备改造的提升也很快达成协议。

5月中旬,焦蕾带着15名技术骨干入住三友纺织,将原有的厂房、设备和职工宿舍楼全部接手。首期投资1000多万元,基本满足一期项目需求。

在生产车间,记者看到,生产线上一部分是旧设备,但更引人瞩目的是星火探、除尘、棉花异性纤维分拣机等新设备。

异地盘活闲置企业,对焦蕾他们来说也是第一次。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技术改造,旧设备又焕发出新活力,而且新老设备实现了无缝对接,大大节约了时间和成本。

9月中旬,第一批棉纱在原有厂房车间成功下线,并且经过了严格的市场检验,完全合格。目前,企业生产状态良好,而且随着新型纺纱技术引进,纱品成色明显提升,产量达到预期。

现实带给焦蕾的不止这些。

陪同采访的梨林镇副镇长程江说,目前,济源欣天纺织拥有工人140多人,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三友纺织的工人。他们有技术,离家又近,还有不变的情怀。这又是一笔无形的资源。

“这就是我们要找的发展新高地”

凭借紧邻新济路的区位优势,安康蜂业、伊思源饮品公司曾经很红火。因市场变化,两个企业又陷入了困境。46亩工业用地、多条闲置生产线,静静地躺在那里。

(下转第二版)

2019-12-30 记者 付卫东 张恒 让闲置资源都“活”起来 1 1 济源日报 c_42475.html 1 ——看梨林如何盘活停产企业激发新动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