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品鉴

山西木雕 无字诗歌

文/图 烟丝

“蓬蒿又一个人跑去山西了……”

“蓬蒿又带着儿子跑去山西了……”

……

对于蓬蒿这种天马行空、想哪儿是哪儿地出行,猪头除了羡慕还是羡慕。

蓬蒿不上班、不买车,整天一身布衣,窝在家里看书画画,不为功名利禄所累,是我们心中的神仙。他喜欢古寺里的壁画、雕塑,看到精彩的东西,眼睛会睁得很大,声音有点发抖。他说,他不是最喜欢这些的,他的一个朋友看到泽州玉皇庙里的二十八星宿塑像时,激动得嚎啕大哭。

“那些塑像的皮肉下面有筋有骨,你甚至可以感觉到血液的流动……还有那一代建筑构建上的木雕,太漂亮了,可惜保护得不到位,每去一次都能看到比上一次见时腐烂得更狠,有许多建筑都坍塌了,以后再也见不到了……”他这么一说,我们的心都痒起来了。趁着一个小短假,蓬蒿带路,我们前往山西晋城,踏上了老旧建筑的寻访之旅。

先到泽州县的玉皇庙看了二十八星宿雕像。这些雕像或沉静,或喜悦,或惊讶,或嗔怒,果然能透过皮肤看到筋骨组织。我静立默看,仿佛他们不同的呼吸都能感觉得到。

当天傍晚,我们在一个小山坳里投宿。

“这里有WiFi没有?”我问。一个农家乐的老板隔着小河迎接出来,远远地操着晋城话喊着:“有,有,有免费的晚饭,还有免费的早饭!”身后的小伙伴们听了笑倒一片。在这些没有被网络霸占的山村,方言和清溪一样纯正。

等吃饭的间隙,我和妞闲逛,见路边有两个小小的老房子,就攀着快坍塌的土墙跳进了进去。院子里草没过膝,门窗俱朽。房子虽然简陋,但仍有几处朴而不拙的木雕和砖雕让人赞叹。惊喜肯定是没有了,一路上,精彩的木雕已经看了太多。好多散落在山村里的古建筑,从院墙外看一片破败景象,但走近看,屋檐下那些花草虫鱼和人物鸟兽却像活过来一般。第一站那座老庙里,最引人注目的是凤穿牡丹的木雕。花是开得正盛时的状态,叶子和花瓣翻卷着,甚至连上面的筋脉都被勾勒了出来。走近细看,花叶穿插错落,深得可以伸入成年人一个手掌。以前几位藏友收藏有南方老家具,上面的木雕跟连环画似的,还描金带彩。这一路看下来,这些华丽而端庄、细腻而大气的木雕突然让我们在审美上开了窍。再看手机里那些南工木雕,就觉得有些凌乱和小家子气了。

魂被这些木雕牵了去。之后,一有空闲时间,我们就不停地奔波在山西各个大院和各个博物馆之间。“别小看这个看起来简单的‘一路封侯’,线条的力度和造型的精准,一般的匠人还真雕不出来。”在晋城一个藏友那里,蓬蒿对着一块木雕赞不绝口。那上面有一只猴子骑在鹿上,回首向一只鸟挥着手臂,而那只躲在牡丹花后面的鸟正冲它翻着白眼、吐着舌头。那块木雕不算大,高不足一尺,长两尺左右,是用一整块核桃木雕就的。据说,核桃树要长这么大至少得上百年。还有一个藏友收藏了一块同样题材的木雕,不过是两只胳膊挽着胳膊的猴子站在松树枝上正笑嘻嘻地捅马蜂窝,旁边是一只立在枝头的喜鹊,周围朵朵梅花开。

当然,这样骨骼精奇的木雕是少数,大多数木雕都比较“正经”:那些根据经史子集雕出的人物故事,背后是仁、义、礼、智、忠、恕、孝、悌;那些寓意高官厚禄、富贵寿喜的花草鸟兽,反映的是人们对荣华富贵的俗世追求;还有极少数带着诗歌和散文味道的垂钓图、牧牛图、散发高歌豪饮图,在勾引着人们的归隐之心。

那些还嵌在建筑里的木雕,最能体现主人的情思。它们根据建筑的需要,或一字排开,或两两对称,或上下呼应,或回环往复。撇开丰富的刀法不谈,仅咀嚼图案上的内容就可以让人在房廊下坐上半天。有田园、山水和亭台楼阁,有高官、娇娘、稚子,有梦里永不衰落的功名利禄,有唾手可得的家常欢娱……凡是风、雅、颂里唱过的,一座座房子、一个个博物馆看下来,里面的内容都找得到。中国几千年不绝的文化,被一代又一代的山西人,以木上走刀的形式,活生生地传承了下来。

2019-07-19 文/图 烟丝 1 1 济源日报 c_33325.html 1 山西木雕 无字诗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