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石家庄6月30日电 在坝上高原的碧草蓝天间,2019承德“塞罕坝”杯一号风景大道马拉松赛日前落下帷幕。如今像这样一场能吸引5000余名选手的县级马拉松赛事在中国并不足奇,但赛事背后的一盘“扶贫棋”却令人注目。
赛事举办地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隶属于河北省承德市,地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河北十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这里的扶贫工作如何做文章?贫困群众如何多受益?
2019年以来,河北主动将体育扶贫纳入脱贫攻坚总体部署和工作体系,在全省推广“体育赛事+旅游+其他”的体育赛事和产业扶贫模式,还将国际、国家级赛事活动和举办的省级赛事活动向贫困地区倾斜,以鼓励贫困地区培育自有品牌赛事。
本次一号风景大道马拉松赛设有全程马拉松、半程马拉松和迷你马拉松3个组别,吸引了来自美国、加拿大、肯尼亚以及国内28个省区市的近5000名选手参加,被确定为当地体育赛事扶贫的重点项目。
记者在现场看到,12家企业112款农副特色产品在展销。赛前,不少选手及其亲友挤在展位前选购。此外,还有10家体育企业与当地农产品企业结对帮扶、与贫困乡镇结对帮扶。
“真的别小看这样一场比赛。”围场县教体局局长康学敏说,“比赛期间,我们推出了4条体育旅游精品线路,提供临时就业岗位700余个,其中吸纳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成员150人,直接带动旅游人数超过1万人。”
今年以来,正是草原马拉松赛、雪地摩托车越野赛、冰上龙舟赛这样一场场“小赛事”,让围场累计接待游客30万人次。9个乡镇的贫困群众通过销售农副产品、赛区内就业等方式增加了收入。
记者采访时了解到,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承德丰宁、保定阜平等深度贫困县的登山、攀岩、骑行、马术、低空飞行、汽车露营等赛事活动已经具有一定规模,有力带动了民宿、休闲娱乐等产业发展,让贫困县、贫困户享受到经济红利。发展体育成为脱贫攻坚的一条较好路径。
不仅如此,河北省体育局副局长唐青介绍,为坚决打赢2019年脱贫攻坚战,河北省体育局在全省范围内大力推动实施“赛事活动、体育产业、体育设施、科学健身、体育彩票、体育文化”六大扶贫攻坚行动。
“针对贫困地区体育公共基础设施薄弱、群众体育健身活动少和体育健康水平低的现状,我们将持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唐青说。
与此同时,河北各级体育部门积极推动体育赛事资源、国民体质监测、体育社会指导员培训等向贫困县、贫困村倾斜。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贫困地区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活动日益丰富,体育扶贫扶志作用日趋凸显,贫困群众依靠自身奋斗实现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得到增强。”唐青说。
河北省体育局局长张泽峰表示,体育产业扶贫需要不断完善可操作、可复制、可持续的体育扶贫举措。围绕脱贫攻坚任务,河北将继续探索实施体育高效扶贫模式,推动体育与扶贫深度融合,助力贫困地区脱贫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