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在阳光下暴晒太久、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中工作,或室内过于闷热,都可能引起中暑。老年人、孕产妇、孩子、慢性病患者或过分疲劳的人,更容易中暑。
高温环境易中暑
人在高温环境中,如果没有采取防暑降温措施,体内的热量又不能向外散发,就会中暑。此外,带病工作、过度疲劳、睡眠不足、精神紧张等也是高温中暑的常见诱因。
中暑起病急,大多数人会出现头晕、眼花、头痛、恶心、胸闷、烦躁等症状。中暑一般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先兆中暑,表现为大量出汗、口渴、头晕、耳鸣、胸闷、心悸、恶心、四肢无力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如能及时离开高温环境,经短时间休息后症状即可消失。第二类是轻度中暑,既有先兆中暑症状,同时又表现为面色发红、胸闷、皮肤灼热等,并伴有恶心、呕吐、大量出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等症状。轻度中暑者经治疗后,一般4~5小时内可恢复正常。第三类是重度中暑,大多数情况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昏迷,此前常有头痛、麻木与刺痛、眩晕、不安或精神错乱、肢体不能随意运动、皮肤灼热而绯红等症状,体温常在40℃以上。
中暑以后怎么办
发现自己和他人有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的症状时,首先要做的是迅速撤离引起中暑的高温环境,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同时要多饮用一些含盐分的清凉饮料,还可以在额部、太阳穴上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或服用藿香正气水等中药。对于重度中暑者,应该迅速将其送至医院进行救治。
出行防晒要记牢
夏天出门时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避免上午10点至下午4点在烈日下行走。如果这个时间段必须外出,一定要提前准备,带上充足的水,同时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涂抹防晒霜等。此外,在炎热的夏季,十滴水、仁丹、风油精、藿香正气水等防暑降温的药品一定要备在身边,以备应急之用。外出时尽量选择穿棉、麻、丝类织物的衣服,少穿化纤类的衣服,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引起中暑。
耐热锻炼不可少
在办公室工作的人可以长时间享受到空调带来的凉爽,但这一人群存在着很大的中暑隐患。一旦这一人群在停电或室外环境中停留的时间过长,比其他人群更容易中暑。这一人群应适当进行耐热锻炼,每天抽出一定时间到室外活动,主动适应自然气温;在办公室里要多喝水,补充水分;避免空调或风扇对着自己直接吹。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