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记者在文化城活动室,见到了正在给队员示范舞蹈动作的王克芳。她头戴民族帽,身穿玫红色中式长袍,手拿绿色扇子,跟着音乐节奏,变换着不同的舞姿。王克芳完全陶醉于自己的舞蹈中。她脸上的皮肤细腻白嫩,红润有光泽,看起来特别年轻。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她今年已经65岁了。
说起自己的舞蹈之路,王克芳表示要从小讲起。“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我就开始练习翻跟头、劈叉、下腰等基本功。我非常喜欢舞蹈,愿意为它吃任何苦。”王克芳回忆说。
1970年,王克芳成了一名插队知识青年。“当时,学哥、学姐组织了一支文艺宣传队,我也加入了其中。当时,我是文艺宣传队里年龄最小的队员。”王克芳说。他们的文艺宣传队经常排练节目,参加各种演出活动。正是这种艺术熏陶,让王克芳对舞蹈更加热爱。
1976年,王克芳被山西一所师范学校录取,学习体育专业。虽然学的是体育专业,但她从没放弃学习舞蹈。在大学期间,王克芳自学音乐和舞蹈知识,成了体育圈里的音乐人和舞者。不仅如此,她还经常到北京、焦作、洛阳等地的艺术学校进修,学习音乐和舞蹈。
1978年,王克芳大学毕业后被分到我市的西关小学,成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主要教舞蹈课和体育课。王克芳曾经编排了一个儿童舞蹈《拾豆豆》,轰动了济源和焦作。说起当时舞蹈编排的过程,王克芳红了眼睛。
“由于距离表演的时间比较近,排练任务重,放学后,我就让学生到我家排练。排练完,我再将学生安全送到马路对面或者让学生家长来接。”王克芳回忆说。当时,她的孩子才1岁多。在家里排练舞蹈的时候,王克芳无暇顾及她的孩子,只能任由孩子在地上爬来爬去。
付出终有回报。儿童舞蹈《拾豆豆》演出后,得到了较高评价。“这个节目倾注了我很多心血,成绩真的来之不易。”王克芳说。
199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王克芳接触到一群舞蹈爱好者。“她们都是退休人员,经常聚在一起跳舞。但是,由于没有专业的舞蹈老师指导,她们的舞蹈动作并不规范。后来,她们团队的负责人邀请我担任教练,给她们排练各种舞蹈节目。”王克芳说。没想到,她一干就是20多年。
王克芳介绍,组建舞蹈队很不容易,她要对大家负责。她希望姐妹们的晚年生活更快乐、更健康。“不管年龄大小、身材胖瘦,只要大家愿意走出家门,来这里学舞蹈,我非常欢迎。”王克芳说。每年的4月份至10月份,是她们舞蹈队最忙的时候。她们舞蹈队经常被邀请参加演出。
今年4月份,王克芳进行了脑部手术。即使在生病期间,她还心系舞蹈队。5月10日至15日,王克芳指导的舞蹈队参加了省健身秧歌比赛。为了让团队取得好成绩,王克芳不顾身体不适,在身体恢复的关键期给她们排练舞蹈。“虽然排练很辛苦,但是看到队员们排练时如痴如醉的状态,我就心满意足了。”王克芳说。
“我虽然已经65岁了,但精力还很充沛。我要在有生之年,继续发光发热,和姐妹们一起跳舞、走模特步,变得更美。”王克芳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