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梁邑”平肩方足铜布币,通长5.2厘米,1995年3月轵国故城遗址出土。
布币是中国早期货币,因形状似铲,又称铲布,从青铜农具镈演变而来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流通于中原诸国的铲状铜币。商代中后期,在黄河中游农业经济发达的地区有一种农具镈,因其用途广泛,携带方便,常被人们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物。商代晚期,它由商品交换的媒介物逐渐向铜铸币转化,到西周晚期形体逐渐缩小,镈面出现了简单铭文。春秋初期,这种原始布演变为空首布,成为周、晋、卫等国的青铜铸币。因空首布的柄上有宽厚的长銎,不便铸造和携带,至战国初期,在货币经济发达的三晋地区,便将其变成扁平版状的平首布,先后铸行于三晋(韩、赵、魏)、楚、燕、中山等国。它是列国货币逐渐趋于统一的产物。平首方足布的主要特征为首呈楔形,上宽下窄,或有穿孔。平首、方足、肩平稍耸,腰略束;面有廓,正面首部仅有一道竖纹;背面中部一道竖纹,两侧各一道斜纹。一般钱体轻小,通长4.5厘米、足宽2.5厘米左右,平均重5.5克上下。面文多为地名、数字、单字或重量单位。据统计,平首方足布面文共有300余种。
左图中平首方足布的面文为“梁邑”。梁邑是古地名,亦称大梁,为战国魏国都城。古本《竹书纪年》记载:“魏惠王九年四月甲寅,徙都大梁也。”梁邑,即今河南省开封市。
杨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