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品鉴

两张毕业证 承载思念的重量

文/图 本报记者 杜婷婷

春暖花开正清明,每逢此时倍思亲。

“这两张毕业证我会一直保存下去。”近日,市民李滟拿出两张半个多世纪前的毕业证向记者说道。临近清明,李滟想到去世的亲人,不免怀思感慨。

这是两张20世纪中叶的毕业证,其中一张为初中毕业证,发放时间为1959年7月,另一张为高中毕业证,发放时间为1962年5月。李滟告诉记者,这是她公公齐孟哲的毕业证。

前不久回老家整理老屋时,李滟在一个抽屉的夹层里意外发现公公的两张毕业证,和它们包在一起的还有齐孟哲的结婚证、党费证及各种文书。李滟说,这些东西一直由公公小心保存,有的连婆婆也不知道它们的存在。

这两张毕业证保存较为完整,上面的内容清晰可见。初中毕业证呈长方形,文字内容为:“学生齐孟哲系河南省济源县(市)人,现年二十岁,在本校修业期满,成绩及格,准予毕业,此证。” 毕业证上原本还附有一张照片,不知何时掉落了。此外,毕业证上还有河南省济源县第六初级中学副校长贺慎之的签名及“河南省济源县第六初级中学”“济源县人民委员会”两枚公章,落款时间为1959年7月。

“从这张毕业证上能看出我公公当时的学习成绩是非常好的。”说到这儿,她向记者展示了证书的背面。记者发现,证书的背面是“学生学业成绩、操行成绩表”。表格里列出了所学科目、考试成绩及鉴定意见。具体科目有语文、汉语、算术、代数、几何、物理、化学、植物、动物、政治、历史、地理、音乐、美术、农业基础知识等17项之多,而齐孟哲各门课程的成绩多是5分,个别为4分。。

在“操行总评语”一栏内,是一段手写的评语,其中写道:“(齐孟哲)任全校学生会主席,魄力大,办法多,遇事冷静沉着……曾被评为‘县青年积极分子’‘钢铁特等模范’‘筑路英雄’‘青年红旗突击手’等。”

而那张高中毕业证书显示齐孟哲1962年在河南省沁阳市第一中学毕业。当时,他23岁。

“我公公一生命运坎坷。”李滟说,她是1998年结婚的,而公公在1991年已经去世。关于公公的生平和为人,她是从丈夫和婆婆的讲述中得知的。

高中毕业后,齐孟哲回到家乡克井镇教数学,当了一辈子民办教师。1988年,齐孟哲应乡亲们的迫切希望,决定再次回到村里教学,因此错失转正的机会。但是,他对此没有一丝一毫的抱怨。

齐孟哲在学校教学,家里只有妻子一人挣工分。因为有4个孩子要养育,家里的条件非常艰苦。在那个年代,高中毕业生已经算是文化人了。齐孟哲喜欢学习,又爱琢磨,会拉二胡、会做家具、还会裁剪衣服。家里所有的家具都是他自己做的,衣物也是经他裁剪后由妻子缝制的。齐孟哲老人一生艰苦朴素,身体不舒服也不舍得花钱去医院看病,最后因延误治疗,病重去世。

李滟说,从老人保存下来的两张毕业证和其他物件中,可以看出公公艰苦奋斗、无怨无悔的优秀品质和那个时代的特征,让自己对老人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从而对这位素未谋面的亲人心生无限敬意。

两纸斑驳的毕业证书,如零光片羽,又似雪泥鸿爪,折射出了齐孟哲一生的经历、性格特点和时代的巨变。

和齐孟哲一样,李滟也从事教育事业。她说,她将好好保存这些物件,希望公公的优秀品质和好的家风得以传承。

2019-04-05 文/图 本报记者 杜婷婷 1 1 济源日报 c_21681.html 1 两张毕业证 承载思念的重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