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痛经的毛病,每到经期,就小腹冰凉。在朋友的推荐下,我买了一些暖身贴。暖身贴贴上去暖暖的,很舒服。没想到,贴上去五六个小时以后,我发现腹部竟然被烫伤了。”1月21日中午,家住北海小区的孙女士对记者说。
记者从市中医院了解到,近年来,每年冬季都有不少因使用暖身贴、热水袋、电热毯等而被烫伤的例子。医生称这种病例叫低温烫伤。
取暖产品使用不当 易致低温烫伤
“暖身贴不可直接贴在皮肤上。暖身贴虽然热源温度低,但在人体局部作用较长时间就有可能引起低温烫伤。”市中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雷柯说。
低温烫伤是指皮肤长时间接触高于44℃的低热物体而造成的烫伤。“低温烫伤不像我们平时所见的高温烫伤那么容易被发现,有时候就是在舒舒服服中被烫伤了。”为了避免低温烫伤,雷柯提醒,暖身贴最好贴在衣服上面。
雷柯说,虽然现在大多数市民家里有暖气,但低温烫伤的情况依然时有发生。“元凶”除了暖身贴,还有暖手宝、电热毯等取暖产品。
不少老年人的养生意识很强,经常使用一些热敷或需加热的养生产品。雷柯提醒,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的皮肤感知能力不强,使用取暖产品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雷柯建议,热敷时,温度不宜过高,最好让家人帮忙试一下温度,时间不要太长,以15至20分钟为宜。热敷过程中,要不时查看皮肤情况,如果热敷区域皮肤发红、与周边皮肤温度相差较大,要及时中止。
在使用电热毯、暖手宝等取暖产品时,一定要注意温度的调节,也不要长时间对着身体的某一个部位。
使用热水袋取暖时,水温不宜过高,最好用布包裹隔热。家长要提高安全意识,如果用热水袋给孩子暖被窝,应把热水袋放于两层毯子中间,不要让热水袋直接接触孩子的皮肤,或在孩子睡前先把热水袋放进被子里,等孩子睡觉时再把热水袋取出来。
低温烫伤起泡 千万不要挑破
“取暖时,发现皮肤有发红、发热、针扎一样的疼痛、起泡等症状时,很可能就是低温烫伤。”雷柯说,对于轻微的低温烫伤,应第一时间用凉水冲、凉毛巾冷敷。如果皮肤出现水泡,不要撕破、挑破,以免发生感染。要用干净的纱布覆盖在受伤的皮肤上,稍微包扎一下,并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