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今日要闻

济源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太行山沿线生态环境修复的决议

(2018年12月28日济源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

济源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太行山沿线生态环境修复工作的报告》,根据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讨论的意见和建议,现就加强我市太行山沿线生态环境修复工作,作出如下决议:

一、提升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加强太行山沿线生态环境修复的重要意义

我市地处太行山西端南麓,是一个依托矿产资源开发和“五小工业”发展起来的城市,采矿活动和工业生产为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影响,尤其是太行山沿线的地形地貌、水土资源、植被以及自然生态环境损害严重,也极易诱发地质灾害。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强太行山沿线生态环境修复工作,将有利于构建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新机制,尽快形成在建矿山、生产矿山、废弃矿山等“新老问题”统筹解决和综合治理新局面,对促进我市矿山开发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太行山沿线生态环境修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扎实推进地质环境等问题的治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

二、明确目标任务,全面推进太行山沿线生态环境修复持续改善

严格执行省、市“十三五”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强化矿产资源开发准入对地质环境的源头保护作用;制定矿山开发准入条件,调控开采总量,优化资源开采布局,提高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水平;加强综合治理,坚决遏制私挖乱采等非法开采行为。全面建设绿色矿山,新建矿山和大中型矿山必须全部达到绿色矿山标准,小型矿山按照绿色矿山要求规范管理。积极推广绿色矿业开采新技术,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做到资源利用集约化、开采方式科学化、生产工艺环保化、企业管理规范化、闭坑矿区生态化。(下转第二版)

2019-01-02 1 1 济源日报 c_17625.html 1 济源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太行山沿线生态环境修复的决议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