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品鉴

老证件见证时代变迁

文/图 本报记者 李珊珊

近日,献礼改革开放40年的电视剧《大江大河》热播引起了一股怀旧热潮。看到剧中的白色搪瓷杯、红色热水瓶、大梁自行车、旧式拖拉机等,家住承留镇卫庄村的王卫锋有些激动。他将保存了多年的自行车行车执照、拖拉机行驶证、购油证等老证件重新翻出来,为记者讲述了他家与这些证件的动人故事。

“发这本自行车行车执照前,我家刚刚买了第二辆自行车。”王卫锋指着一本绿色的证件说。1988年,王卫锋的父亲从焦作轮胎厂的一位工人手中购买了这辆自行车,花了120元,从焦作一路骑回了济源。

王卫锋告诉记者,早在1980年,他的父亲就已经买了一辆自行车。“第一辆自行车是红旗牌的。买车那年我才两岁,还不记事儿。我父亲跟我说,为了买那辆自行车,他费了好大的劲儿,还托我姨父帮忙。我姨父在山西工作,托了好几个人,最后才买到了那辆自行车。”王卫锋说,在他们村,他家是第二个拥有自行车的家庭。

在王卫锋的记忆中,他的童年与自行车紧密相连。王卫锋至今还记得他们一家人骑自行车外出的场景。“每次去我姥姥家或者去城里玩,都是我母亲抱着我坐在自行车后座上,我姐姐坐在前面的大梁上,父亲在中间骑车,到了上坡路父亲实在蹬不动的时候就下来跟母亲一起推着走,不舍得让我和姐姐下来走路。”王卫锋回忆说。

除了自行车行车执照外, 王卫锋还保存着一本拖拉机行驶证和一本购油证。王卫锋说,1984年,他们生产队购买了拖拉机。“那时刚刚包产到户,为了提高生产效率,生产队买了拖拉机。我父亲是生产队队长,所以这些证件由他保存。”王卫锋说。

改革开放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国上下包产到户,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田地,村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王卫锋家也不例外。“农忙的时候拖拉机连轴转,这家地里耕完就得赶紧到下一家。大家的生产积极性都特别高,干活可积极了,也不怕辛苦。”王卫锋说。

改革开放初期,票证还未完全脱离人们的生活,很多物资依旧要凭票证购买。在王卫锋家所在的公社,老式拖拉机烧的柴油也需要用购油证购买。随着时代的发展,票证退出了历史舞台,王卫锋的父亲便把购油证搁进了抽屉深处。

如今,这些购油证、机动车行驶证、自行车行车执照已经失效,但它们却在无声地诉说着时代的变迁。

40年,弹指一挥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亲历者,王卫锋感慨万千。“社会发展得实在是太快了。以前骑自行车的时候都不敢想小汽车有一天能进入家庭,现在大多数家庭有了小汽车,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了。”王卫锋感叹。

2018-12-28 文/图 本报记者 李珊珊 1 1 济源日报 c_17533.html 1 老证件见证时代变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