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品鉴

婴儿车:承载着几代人的回忆

文/图 本报记者 杜婷婷

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讲究衣食住行,连婴儿用的东西也讲究起来。曾经使用频率很高的老式婴儿车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少见了。

12月19日,记者在思礼镇西柴庄村郝女士的家里,见到了“稀罕物”——老式婴儿车。

“这个婴儿车比我的年纪还要大呢!”郝女士说。这种婴儿车在济源俗称“坐车”或“轿车”。郝女士告诉记者,她和妹妹小时候都是在这个婴儿车上度过的。

20世纪60年代,郝女士的爷爷找木工做了这个婴儿车。“这个婴儿车原本是给我哥家的小孩用的,后来分家的时候把它分给了我。”郝女士的父亲郝祥全说。郝祥全的孩子几个月时都被放在这个婴儿车里,他和妻子好腾出手来干农活或做家务。

这个婴儿车是榆木的,外形为长方体,小巧玲珑,主要构件有摆放玩具的托板、弧形坐板、脚踏板等,整车没有用一个铁钉,各个构件榫卯相扣。

从它的设计上能看出前人的智慧:其后有靠背,前有扶手,两侧有护栏,孩子坐在里面稳稳当当,即使乱动乱摇也不会有翻车之忧。更为巧妙的是,婴儿车坐板的后面挖了一个半圆孔,前方设一凹槽,约呈40度倾斜向下,小便可以顺凹槽排到地面,大便则可以从坐板后面的半圆孔漏出。前面的托板上可以放糖果、饼干和玩具,孩子能开心地玩耍、吃零食,大人则可以放心地干活。

记者观察到,由于使用次数过多,加之年代久远,它的边边角角都被磨得很光滑,木头表面纹理毕现。

这个婴儿车原本是没有轮子的。2012年,郝祥全喜添孙子,便找来轴承,给这个婴儿车装了轮子。

郝女士告诉记者,这种老式婴儿车最大的优势是可以防止孩子乱爬或摔倒,方便家长照看。“以前的人要下地劳作或操持家务,腾不出手来抱孩子,不少人就带上婴儿车、干粮和水去田里,把孩子放在婴儿车里,一边干活一边看孩子。”

“早些年,这种婴儿车在农村很受欢迎。它持久耐用,方便清洗又安全,一个婴儿车在村里借来借去,可以方便许多家庭。”郝女士说,直到现在,还有街坊邻居、亲戚朋友来她家借用这个婴儿车。“常常是这家借走过几个月刚刚还回来,就又被另一家借走了。”

今年,郝女士的妹妹生下二胎,高兴之余,如何带两个小孩让她犯了难。“有了这个婴儿车,我就可以同时带两个孩子了。小孩坐在这种婴儿车里能挺直腰板,夏天还凉快,大小便的话一擦就干净了。这些优点是现在市面上的婴儿车所不能比的。”郝女士的妹妹说。

“只要还能使用,还有小孩坐,这个婴儿车就会在我们家一直保存下去。”郝女士说。那散发着淡淡木质清香的婴儿车,还会承载着一个家族的发展史,陪伴更多的孩子度过美好的童年时光。

2018-12-21 文/图 本报记者 杜婷婷 1 1 济源日报 c_17265.html 1 婴儿车:承载着几代人的回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