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记者在沁园街道开山庄居委会王涛的家里,见到了这张1950年的土地房产所有证。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由政府颁发的农村第一代土地房产所有证。这张泛黄的纸张历经了半个多世纪,无声地记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一段历史。
记者看到,这张土地房产所有证的折叠处虽然有些破损,但证件上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见。该证呈四方形,长宽各约35厘米,为纸本繁体字印刷,内容为毛笔填写,是1950年由县政府颁发给封门村村民王先生的。在粗细双黑边梯形框中,右边依次印有证件编号、发证依据和该户田地房基总面积等内容,左边为一表格,详细记载了该户土地的种类、块数、面积、位置及房屋间数、大小、结构、位置等。
王涛说,这张土地房产所有证是他10年前从一个收废品的人手中买的。王涛从小就对老物件感兴趣。他上初中时,曾经喜欢收集烟标。“一开始只是单纯地觉得烟盒上的图案好看,后来越收越多,慢慢地养成了收藏的习惯。”王涛说。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王涛收藏的对象从小小的烟标发展到书籍、报纸、杂志、家具等。尤其是看到与济源历史文化相关的老物件时,他总会想方设法将其收入囊中。
“我是土生土长的济源人,又热爱收藏,所以只要看到与咱济源历史文化相关的老物件,总是情不自禁地想收回来。等将来有机会了,我想让更多的年轻人看到这些老物件,让他们更直观地了解济源的历史文化。”王涛说。
在王涛心里,破烂的纸张是无价之宝。“我觉得,只要是见证济源历史发展的老物件都有价值。这张土地房产所有证就见证了济源1950年的土地改革运动。”王涛告诉记者,他拿到这张土地房产所有证之后,通过研究上面的文字和查阅相关书籍,对那段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1950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施行,各地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了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土地改革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农民取得了土地所有权,农村的生产力得到了解放。”王涛说。这张早已失效的土地房产所有证记载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房产改革的重要进程,是人民翻身当家做主的有力见证,也是土地改革运动的光辉照耀济源的历史见证。
一枚旧书签、一张老照片、一本老书……不一定价值连城,只要它在你的生命中有特别的意义,都是宝贝。《宝贝收藏故事》专栏,和大家一起欣赏藏品、分享藏家的收藏故事,并欢迎诸位方家来稿、指点。如果你有宝贝和故事,请拨打电话18639116378或17639114889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