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老师,太感谢你了!自从装上活动义齿和烤瓷牙,我吃饭方便多了。我想邀请你到我们小区为街坊邻居讲讲课、看看牙。”11月28日,霍新伟口腔门诊部接待室迎来一位满怀感激的病人。这已经是本周第三位专程来道谢的病人了。
霍老师,是大家对霍新伟医生的亲切称呼。一声声霍老师,饱含尊敬,也包含着一个个小故事。
4年前,10岁的童童(化名)因外伤导致两个前门牙折损,他妈妈带他跑了好几家牙科诊所,因种种原因医生都没有接诊。第二天找到霍新伟时,童童的门牙神经已几近坏死。霍新伟当即对童童进行了安抚治疗,并通过局麻做了活髓切断术。考虑到童童的牙根尚未完全形成,霍新伟又以根尖诱导术诱导牙根继续发育。前两天,童童在妈妈的带领下到门诊部复诊。检查显示,之前折损的两颗前门牙根尖已经发育完全,后来补上的牙几乎跟真牙一模一样,丝毫没影响到童童的正常生活。
作为霍新伟口腔门诊部的负责人和主治医生,霍新伟就是一张活名片。他的日程每天都排得满满当当的。因为病人多,他经常顾不上吃午饭,晚上也经常加班加点。在病人少的时候,他仍然没有选择休息。有好几次,已经过了晚上10点,家住附近的员工路过门诊部,发现霍新伟还在研究病例。他曾和员工开玩笑说:“每天晚上我都不想睡觉,因为要做的事太多了,想学的东西太多了!”员工们说,霍老师对工作已经到了痴迷的地步。
霍新伟每个月都要外出学习,不断钻研国内外领先技术,吸收先进的口腔正畸理念,并将其运用到临床实践中。2004年,他先后赴华西医科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北京医科大学等高等院校学习,并多次应邀参加国内的学术会议。2009年,他师从国际牙外伤协会前任主席拉斯·安德森学习牙外伤及前牙美学修复。2015年,他赴美国加州大学学习种植牙技术。今年年底,他还准备赴迪拜进一步学习种植牙技术。
翻开霍新伟的朋友圈,发现他最近发的一条信息是:“时也,命也。慎始,善终。尽人事,听天命。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做好一件事。不做不会怎么样,但做了会很不一样。”
这,正是霍新伟对自己的定位和要求。
赵珊珊